李畲母:唐代“清廉硬核慈母”!凭“较真拒特权”,教出清廉御史
监察御史李畲的母亲,生活清贫、品性贞洁,特别注重规矩。
李畲让官府把自己的俸禄米送到家里,母亲特意让人称重,结果发现比应得的多了三石。母亲问原因,送米的小吏说:“按照惯例,给御史送米不用平斗称量,会多给一些。”母亲又问运费给了多少,小吏回答:“惯例是给御史送米,不用付运费。”
母亲一听当场发怒,下令把多出来的三石米和应付的运费都退回去,还严厉责备了李畲。李畲赶紧追查,要追究粮仓官员的责任(其实既然是惯例,也没必要定罪,主要是警示)。其他御史听说这件事后,都满脸惭愧。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以“坚守原则+拒绝特权”,筑牢“清廉底线”,教化子女守正
李畲母能成就儿子的清廉名声,核心逻辑是“不被‘惯例特权’裹挟,用实际行动坚守公平底线,以言传身教教化子女”:
- 打破特权惯例:不认可“御史例不概”“例不还脚钱”的特殊待遇,认定任何身份都应遵守“按额取物、按劳付费”的基本规则;
- 严责子女纠错:发现问题不纵容,既退回不当所得,又严厉责备李畲,倒逼子女坚守清廉、不贪小利;
- 以身作则示范:用“较真退米、付脚钱”的行动,传递“清廉不分身份、规矩人人遵守”的价值观,成为子女的榜样。
二、核心启示:特权是腐蚀剂,清廉是护身符,坚守原则才能行稳致远
这种“拒特权、守底线、严律己”的思路,对现代职场自律、家风建设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职场行事/拒绝特权: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都别被“行业惯例”“身份特权”带偏。像李畲母那样,坚守“按规则办事、不贪额外利益”的底线,不利用职权占便宜,才能保住职业声誉;
- 家庭教育/价值观养成:父母的原则底线,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教材”。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特权不可取、清廉最可贵”,比空洞说教更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个人自律/长期发展:小贪小占看似是“福利”,实则是腐蚀品德的隐患。李畲母的较真,正是懂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守住小事的底线,才能避免日后栽大跟头;
- 风气引领/正向影响:一个人的坚守,能带动一群人的反思。李畲母的行为让其他御史惭愧,说明坚守原则不仅能成就自己,还能影响身边人,推动形成正向风气。
简单说就是:“特权面前不松口,小利面前不伸手。坚守原则守清廉,才能走得正、行得远。”
【原文】李畲母
监察御史李畲母,清素贞洁。畲请禄米送至宅,母遣量之,剩三石。问其故,今史曰:“御史例不概。”又问脚钱几,又曰:“御史例不还脚车钱。”母怒,令送所剩米及脚钱;以责畲,畲及追仓官科罪,边批:既沿例亦不必科罪。诸御史皆有惭色。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