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钢蓝洪流·最后的秩序
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然悬于发梢,它所激起的涟漪,最终演变为席卷整个社会肌理的滔天巨浪。当军队在遥远的前线构筑钢铁防线时,维系共和国血脉内部秩序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彻底的一次力量凝聚,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渗透进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镇、乃至每一条街巷的毛细血管之中。
“停止一切休假,全员归队!”
这道简短的命令,通过电波、电话、乃至摩托车疾驰传递的方式,抵达了每一位正在休假的警察。无论是在千里之外探亲的游子,还是正在医院陪伴待产妻子的准父亲,亦或是刚刚踏上难得旅行旅程的疲惫身影,都在接到命令的瞬间,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踏上了归途。
一、 归队:向着警徽集结
老刑警周卫国,正在老家给年迈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寿宴刚进行到一半,手机震动,屏幕上显示的简短代码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放下酒杯,走进里屋,沉默地换上随身携带的警服常服。回到宴席,他对着满堂亲友,尤其是白发苍苍的父亲,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爸,单位紧急任务,我得马上回去。” 老人浑浊的眼睛看了他几秒,摆了摆手,什么都没问,只是重重地说了一句:“去吧,注意安全。” 周卫国转身离去,不敢回头,他能感觉到身后所有亲人的目光,沉重地压在他的背上。他连夜驱车数百公里,直奔那个即将成为风暴眼的城市。
年轻的女警林晓薇,正在海滨城市度假,试图用阳光沙滩缓解长期加班带来的疲惫。接到命令时,她正赤脚走在柔软的沙滩上。她看着远处嬉戏的孩子和悠闲的人群,深吸了一口咸腥的海风,然后毅然转身,订了最早一班返程的高铁。在高铁上,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和平景象,默默地将度假裙装塞进行李箱最底层,换上了那身熟悉的警服。
从四面八方,通过公路、铁路、航空,一股股藏蓝色的溪流,正向着各自的岗位急速汇聚。他们放弃了个人的团圆、休息与安宁,只为一个共同的信念——职责所在,使命必达。
二、 洪流:无处不在的钢蓝色
随着最后一批休假警力的回归,以及警校生这支生力军的全面投入,整个社会的“警察密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一种奇特的景象开始出现:无论是在国际大都市的摩天楼宇之下,还是在偏远乡镇的乡间小路之上,人们第一次如此密集地看到警察的身影,而且是全副武装、如临大敌的战斗姿态。
城市主干道: 往日里,每个路口可能只有一名或两名交警。如今,每个重要路口都至少配备了一个三人战术小组。一名交警依旧在岗台上指挥交通,但他的身旁,左右各站立着一名手持95式步枪、身着全套战术装备的巡逻警察或警校学员。他们如同雕塑般伫立,凯夫拉头盔下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车流和人群。那黝黑的枪管、胸前悬挂的实弹弹匣、腰间清晰可见的军用手雷,以及每人背上背负着的单兵夜视仪包,构成了无比强烈的视觉冲击。阳光照射在防弹背心的插板上,反射出冷硬的光泽。过往的车辆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司机和乘客的目光都被这前所未有的阵势所吸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威严。
商业街区与广场: 巡逻的密度大大增加。不再是简单的警车巡逻,而是以步兵战斗小组的形式,进行不间断的武装徒步巡逻。每组三人,呈三角队形,相互掩护,步伐沉稳而坚定。他们的装备齐全得令人咋舌:除了95式步枪,有人额外背负了霰弹枪用于破门,有人配备了长枪管的精确射手步枪,战术背心上挂满了弹匣、手雷、急救包、手铐、强光手电。他们的出现,让往日喧闹的商业区笼罩在一种奇异的安静之下。连最喧哗的广告牌似乎都黯淡了几分,人们的交谈声不自觉地压低,脚步也变得匆忙。
社区与小巷: 警察的力量真正下沉到了最基层。每个社区警务室都变成了一个小型堡垒,门口有武装警员值守。社区民警带着警校生,挨家挨户进行最后的走访和安抚,同时进行安全提示。他们的装备同样不逊于街面同事。在老旧小区狭窄的巷道里,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察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他们用手电照射着每一个角落,检查着每一处可能的隐患。居民们从窗户后面悄悄窥视,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安全感,也有对未知危机的恐惧。
乡镇与农村: 这种威慑力并未因地域偏远而有丝毫减弱。乡镇派出所的警力得到了极大加强,从县局、市局下沉的警力与当地民警、辅警混合编组。巡逻车闪烁着警灯,行驶在寂静的乡村公路上。田间地头,也能看到警察的身影,他们向农民们传达着简单的信息:待在家里,锁好门窗,相信政府。对于许多一辈子没见过如此阵仗的村民来说,这些“带枪的干部”带来的震撼尤为强烈,但也让他们慌乱的心多少安定了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雄兵连之黎明之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雄兵连之黎明之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