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威严如岳·寰宇窒息
联合国大会那场堪称“世纪宣言”的风暴过后,时间仿佛陷入了粘稠的泥潭。全球舆论在经历了最初的爆炸性喧嚣后,并未如往常般逐渐平息,反而陷入了一种更加诡异的、压抑的沉默。中国代表李卫国大使展示的那些画面,以及他离场前留下的那句钢铁般的警告,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形的力场,笼罩了整个星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关系领域。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开始在各国的权力殿堂中弥漫、发酵。
华盛顿特区,白宫。
总统约翰·凯勒站在椭圆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华盛顿纪念碑。往日,这片景象象征着他所领导的国家的力量与自信。但此刻,他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桌面上,中情局和国防部联合提交的评估报告厚厚一叠,结论却苍白无力:“无法判定中国行为的确切动机及所应对威胁的具体性质。其展示的军事技术部分领域已确认领先,整体战备水平达到极端……建议全面提升我方警戒级别,并寻求一切可能渠道进行谨慎对话。”
“谨慎对话?”凯勒总统苦笑一声。现在的情况是,美国,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竟然连对话的切入点都找不到。中国以一种近乎蛮横的姿态关闭了几乎所有有效的战略沟通渠道,剩下的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务性接触。对方明确表示:无需解释,也无意听取任何意见。这种被彻底无视的感觉,比面对一个咄咄逼人的对手更令人挫败。
他回想起画面中那些中国士兵的眼神,那种平静下的决绝,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那不是一个寻求争霸的国家的眼神,而是一个准备进行末日决战的文明的眼神。这种认知上的巨大鸿沟,带来的是战略层面的彻底失能。五角大楼制定的所有应对预案,从外交施压、经济制裁到军事威慑,在对方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或者说,其遵循的是另一种更高级、更残酷的“常理”)的姿态面前,都显得可笑而徒劳。美国的威严,第一次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沉默而坚定的威严面前,感到了无所适从的窒息。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的指尖依旧习惯性地敲打着桌面,但节奏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他面前的大屏幕上,正反复播放着中国“黑色长城”系列武器测试的模糊片段(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极少信息)。专家们的分析意见分歧严重,但共识是:中国的科技树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跳跃式发展,其武器设计理念迥异于美俄传统路径。
“他们走了一条不同的路……”普京低声自语。俄罗斯的威严,建立在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强大的核武库以及一贯的强硬姿态上。但中国的这次展示,展现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基于全民族意志和未知科技支撑的“体系性威严”。这种威严,不依赖于恐吓,而是源于一种内在的、不容置疑的绝对自信和准备承受一切的决心。
俄罗斯试图通过传统的外交渠道探听口风,得到的回应同样冷淡。中国仿佛一夜之间,将所有精力都内收了回去,对外只留下一堵冰冷而坚硬的墙。普京意识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局中,俄罗斯很可能无法再扮演关键平衡手的角色,甚至有可能被边缘化。这种失去战略主动权的预感,让习惯于掌控局面的他,感到一种沉闷的窒息。
欧洲,布鲁塞尔,北约总部。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各成员国的代表们争吵不休,但焦点不再是传统的防务分摊或是东翼部署,而是如何应对那个遥远东方国家的“异常举动”。
“我们必须表现出团结!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 鹰派代表主张强硬。
“不!这只会刺激北京!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激怒一个明显处于‘应激状态’的巨人是愚蠢的!” 鸽派代表强烈反对。
“他们的警察都配发了手雷!这根本不是正常的国家行为!我们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对华战略的根基?” 务实派提出了更根本的质疑。
争吵毫无结果。北约的威严,建立在集体防御和共同价值观上。但中国的行为,完全超出了这个框架的理解范围。价值观?对方似乎已经不在乎了。集体防御?防御谁?防御一个可能根本不按地球规则出牌的“东西”?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分裂感,让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也陷入了瘫痪般的窒息。欧洲,突然发现自己可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甚至可能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在这种层级的动荡中确保。
世界其他角落:无声的恐惧。
对于广大中小国家而言,这种窒息感更为具体和可怕。
- 依赖中国市场和投资的东南亚国家,陷入两难:是紧跟美国步伐表示关切,还是保持沉默以免触怒北京?无论哪种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 非洲和拉美国家,则担忧全球局势的剧烈动荡会影响经济发展和人道援助,他们无力影响大局,只能被动地等待巨人们博弈的结果,这种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煎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雄兵连之黎明之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雄兵连之黎明之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