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冰雪与钢铁·不屈的魂
圣彼得堡上空的初战告捷,如同寒夜中划过的短暂流星,光芒耀眼却转瞬即逝。当饕餮舰队调整战术,放弃高空突防,转而如同沉重的铁幕般压向低空,并开始系统性、高效率地清除地面防空节点时,战争的残酷本质才真正如同西伯利亚的冻土般,冰冷而坚硬地展现在每一个防守者面前。俄罗斯军队与平民的伤亡,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其惨烈程度,迅速超越了之前任何一场现代局部冲突的想象极限。
一、 伤亡惨重:钢铁巨兽的碾轧
饕餮的作战方式冷酷而精确,它们似乎对“征服”本身兴趣寥寥,更专注于“清除”与“毁灭”。
1. 防空阵地的殉爆: 曾经成功拦截敌机的S-400和S-300阵地,成为了饕餮低空攻击艇优先“点名”的目标。这些价值数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在饕餮精准的能量炮击下,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撕裂。导弹发射车化作冲天的火球,雷达站被夷为平地,英勇的防空兵们往往连同他们的装备一起,瞬间汽化或葬身火海。一个精心构筑的防空火力网,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便千疮百孔。
2. 巷战的绞肉机: 当饕餮的小型运兵船强行在瓦西里岛、彼得格勒区等地降落,释放出成群结队的饕餮步兵后,圣彼得堡这座拥有无数狭窄街道、坚固历史建筑的城市,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俄军摩托化步兵和空降兵(VDV)依托建筑物进行顽强抵抗。然而,BTR-82A步战车的30毫米机炮难以击穿饕餮士兵的护甲,步兵手中的AK-12步枪更是收效甚微。相反,饕餮的能量武器可以轻易穿透砖石墙壁,将后面的士兵蒸发。每一座公寓楼、每一个街心公园、每一条运河上的桥梁,都成为了反复争夺的焦点,尸骸枕藉,鲜血染红了涅瓦河的支流。
3. 平民的劫难: 与美军在洛杉矶遭遇的内部混乱不同,圣彼得堡的秩序在战争初期尚未完全崩溃,但也正因如此,当饕餮的攻击无视任何区分,直接落在居民区、医院、学校时,造成的平民伤亡尤为触目惊心。冬宫、喋血大教堂等历史地标也未能幸免,在交叉火力中受损,象征着文明在被野蛮无情地践踏。
伤亡数字如同失控的雪崩,每一分钟都在急剧增加。野战医院人满为患,药品和血浆迅速告罄。通讯的中断使得许多地区的伤亡情况根本无法统计,只能从不断缩小的控制区和越来越稀疏的抵抗枪声中,感知到那令人窒息的血的代价。
二、 民族精神特点:在毁灭中淬炼的坚韧
然而,正是在这近乎绝望的毁灭洪流中,俄罗斯民族性格中那些深植于历史与严寒土地的独特品质,如同被冰雪覆盖的伏特加,愈是在酷寒中,愈是迸发出灼热的能量。
1. “没什么可失去”的坦然与坚韧(Ничего страшного): 面对远超己方的科技优势和惨重伤亡,许多俄罗斯士兵表现出一种近乎漠然的冷静。他们很少表现出美式电影中的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嘶吼,更多的是沉默地装填弹药,瞄准,射击,在掩体被摧毁后,默默地转移到下一个位置继续战斗。一种“事情已经这样了,还能更糟吗?”的宿命感,反而使他们能够以惊人的心理承受力,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攻击。这种坚韧,源于历史上无数次外敌入侵的创伤记忆,源于对脚下土地近乎本能的守护欲望。
2. 集体主义与自我牺牲精神(Со6орность): 在指挥系统部分失灵,部队被分割包围的情况下,俄军士兵往往能自发地形成小规模的战斗团体,由军衔最高或最富经验的人自然领导,继续作战。经常可以看到,为了掩护战友撤退或保护平民转移,士兵会毫不犹豫地引爆手榴弹与逼近的饕餮士兵同归于尽;坦克车组在战车被击毁后,操起车内的轻武器继续战斗直至最后一刻。这种将集体存续置于个人生命之上的精神,是俄罗斯军队在极端劣势下仍能维持战斗力的关键。
3. “大地母亲”的守护情结与实用主义: 俄罗斯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保卫圣彼得堡,不仅仅是保卫一座城市,更是保卫“罗斯”土地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转化为极其务实的战斗方式。他们善于利用城市废墟和复杂地形,设置诡雷、利用下水道系统机动、在残垣断壁中发起致命的伏击。他们的战术可能缺乏高科技含量,却充满了以生命为赌注的狡黠与狠厉。
4. 苦难中升华的悲壮与诗意(Тоска): 即使在最激烈的交火间隙,也可能听到某个角落传来低沉的手风琴声,或是士兵低声吟诵普希金的诗句。这种深植于民族灵魂中的忧郁(Тоска)和对生命深刻的悲剧性认知,使得他们能够在直面死亡时,爆发出一种异样的平静与尊严。死亡是可怕的,但为了守护某些高于生命的东西(如家园、文化、信仰)而战死,在俄罗斯的文化语境中,被视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甚至带有某种悲壮美感的归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雄兵连之黎明之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雄兵连之黎明之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