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十台我们无人机的总和输出。柳青妍快速计算着,而且必须在500米范围内持续至少30秒。
顾小兰终于抬起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至少十台无人机送进天火系统的核心区域,并在那里坚持半分钟...她苦笑,这跟飞蛾扑火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林默涵组装着最后一个能源模块,飞蛾没有纳米修复系统和量子通信。
我们也没有十台无人机。柳青妍指出。
顾晓婷突然从她的材料箱深处拿出一个小金属盒:但我有二十克自组装纳米机器人原型。理论上,它们可以修复并重新编程受损的无人机...只要有足够的基础框架。
四人目光交汇。头顶又一列地铁驶过,震落几缕灰尘。在这地下洞穴般的空间里,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逐渐成形。
林默涵打开城市地图,指向西北方向:试验场在这片山区。根据新闻,火势还在控制范围内,意味着天火系统应该还在那里进行测试。
军方会重兵把守。顾小兰提醒道。
所以我们需要分头行动。林默涵画出两条路线,晓婷和小兰负责修复和改装无人机。青妍和我去搞到进入试验场的通行证。
怎么搞?柳青妍挑眉。
林默涵露出这些天来第一个微笑:记得上次灭火的那个化工厂吗?它的老板欠我们一个人情...而且恰好是军方后勤供应商。
顾晓婷已经开始调配纳米溶液,淡蓝色的液体在试管中泛着微光。需要36小时让纳米机器人完成基础编程。她说,但有个问题——我们缺少量子通信的核心元件。
顾小兰神秘地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微型装置:从实验室主机上抢救下来的。足够支持五台无人机的量子链路。她停顿了一下,我在想...如果调整纳米机器人的部分代码,让它们不仅能修复材料,还能临时充当信号中继...
那就解决了带宽问题!柳青妍兴奋地拍桌,但这么复杂的编程...
已经完成了。顾晓婷举起试管对着灯光观察,这两个月我一直在偷偷改进自修复算法。其实...我也有个小秘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父亲是军医,母亲是武器工程师。家里晚餐桌上的谈话总是很...特别。
四人相视而笑。在这昏暗的地下室里,被军方追捕、资源匮乏、希望渺茫,但某种比技术更强大的东西正在成形——那是绝对的信任和无言的默契。
林默涵站起身,将地图上的红圈对准灯光:48小时后,我们要让赵铁峰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凤凰涅盘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旧明亮,无人知晓地下的暗流涌动。但改变往往始于黑暗中的一粒火星——而他们,正要做那粒火星。
喜欢静心斋志异新篇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静心斋志异新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