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脚性格更直率些,他瓮声瓮气地提出了现实顾虑:“队长,你这想法是好的,听着就提气!可咱……咱就眼下这点本钱,几十条破枪,人均几发子弹,去打大仗?万一失手,赔光了老本,咱们这中队可就……可就真成了笑话,对不起组织的信任啊!”
“本钱?”傅水恒听到这个词,嘴角忽然勾起一丝神秘而自信的弧度,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仿佛有奇异的光在闪烁,“同志们,我们的本钱,或许比你们想象的,也比鬼子伪军估计的,要厚实那么一点点。”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我们,最终定格在我的身上。“参谋长,”他意味深长地叫了我一声,似乎在提醒我配合,“你还记得吗?大概半个月前,我们躲避鬼子扫荡,在西南边黑云寨方向的山里乱转时,偶然发现的那个废弃煤窑吗?就在那个主巷道旁边,有一个位置极其隐蔽的岔洞,入口被塌方的石头和藤蔓遮住了大半。”
我立刻心领神会,知道“戏肉”来了,连忙顺着他的话头,故作回忆状:“好像……是有这么个地方。队长你的意思是?”
傅水恒用力在地面上点了一下,语气斩钉截铁:“我后来不死心,又独自去探查过几次!虽然没敢深入,但在洞口附近发现了一些痕迹——散落的德制子弹壳,还有半截腐烂的木质弹药箱碎片!我怀疑,那里面很可能藏着以前晋绥军溃败时,或者某支溃兵匆忙遗弃的一批军火!数量不明,但肯定有货!而且,藏得很深!”
“真的?!”赵铁锤性子最急,一听这话,差点从坐着的地上跳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呼吸都粗重了几分。作为老兵,他太清楚一批隐蔽军火意味着什么了。
“傅队长,这消息……可靠吗?具体位置还记得清?”王栓柱显得比较稳重,但微微前倾的身体和紧盯着傅水恒的眼神,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与期盼。
“我亲自去确认过外围,迹象很明显,绝非自然形成。但里面情况复杂,巷道可能有坍塌,需要足够的人手和工具才能清理和搬出来。”傅水恒说得煞有介事,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最关键的是,那个煤窑的位置非常敏感,离黑云寨伪军据点不到十里地,处于他们的日常巡逻范围边缘。我们的动作必须快、必须隐蔽!一旦被他们察觉,煮熟的鸭子就可能飞了,还会引来大麻烦!”
这就是傅水恒行事的高明之处。他从不凭空、毫无缘由地变出大量物资。每一次系统兑换,他都会精心为其披上一层合情合理的“缴获”或“偶然发现”的外衣。地点往往选在敌我交界、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区域,让人无从查证,却又在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最大限度地保护“炎黄”系统的秘密。
目标明确,计划迅速制定。由傅水恒亲自带队,我、赵铁锤,再加上从队伍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十几个绝对可靠、身强力壮、嘴巴严实的骨干,携带绳索、扁担、箩筐以及必要的挖掘工具,趁着夜色掩护,秘密出发。王栓柱和刘大脚则负责留守驻地,加强警戒,并准备好接应队伍,确保万无一失。
那是一个典型的太行山秋夜,乌云遮月,山风在沟壑间呼啸穿行,带来刺骨的寒意,林涛声如同万马奔腾。我们一行近二十人,在傅水恒的带领下,如同幽灵般在山沟、石缝与密林中无声穿行。队伍里没有人说话,只有急促的呼吸声和脚踩在落叶碎石上的轻微沙沙声。连续两个多时辰的急行军,对每个人的体力都是严峻考验。最终,我们在一处几乎被密密麻麻的藤蔓和灌木完全覆盖的悬崖底部停了下来。这里地势险要,人迹罕至,若非傅水恒带领,绝难发现。
拔开层层藤蔓,一个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黑黢黢的岩石裂缝,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里面深不见底,向外透着阴冷的寒气。
“就是这里了。”傅水恒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低声音下令,“我和参谋长、铁锤先进去探路,确认安全。其他人在外围分散隐蔽警戒,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靠近洞口,更不许发出任何声响!”
我们三人依次侧身,小心翼翼地挤进狭窄的裂缝。往里艰难地行进了十几米,空间才稍微开阔了一些,但依旧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傅永恒手中那支缴获的鬼子手电筒,射出微弱而集中的光柱,在凹凸不平的岩壁和地面上晃动,映出幢幢鬼影。傅水恒示意我们停下。
就在这绝对的黑暗与寂静中,他开始了操作。后来他告诉我,当时他在心中默念:“系统,调出兑换清单。选择兑换:7.92mm毛瑟步枪弹,5000发;MP18冲锋枪(伯格曼冲锋枪),两支,配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1000发;木柄手榴弹,十箱(每箱20枚,共200枚);军用压缩干粮,二十箱。以上物资,去除所有超越时代的包装和标识,做旧处理,模拟长期仓储状态。存放位置,就设定在这个洞穴前方五十米,右侧那个相对干燥的凹陷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