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好不容易救出来的乡亲,刚脱离鬼子的虎口,又饿死在我们这里!”傅水恒在利刃小队和骨干队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上,语气沉重却异常坚定,手指敲打着粗糙的木制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更不能让我们的战士饿着肚子去和鬼子拼命!粮食,必须尽快解决,而且要彻底解决!”
目标很快被锁定——位于黑云寨与山口据点之间的一个重要节点,刘家店据点。这里不仅是伪军一个连的驻地,更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粮食囤积与转运站。根据孙石头侦察组和刚刚艰难发展起来的内线情报显示,近期有一批从周边多个乡镇强征来的粮食,约莫两万斤,正集中囤积在刘家店据点的仓库里,预计几天后就会统一运往山口据点的日军主力部队。
“刘家店……”负责军事训练的赵铁锤皱着眉头,用木炭在简陋地图上点了点,“我去看过,据点修得比咱们端掉的东岭炮楼还结实,环绕的壕沟、铁丝网、碉堡火力点一应俱全。驻了胡四魁一个连的伪军,虽然大部分是混日子的货色,战斗力不强,但硬打的话,伤亡且不说,粮食在战斗中也容易毁掉,一把火或者几发炮弹就全完了。”
“而且肯定会打草惊蛇。”参谋长接口道,面露忧色,“黑云寨和山口据点的鬼子伪军距离都不远,一旦我们强攻刘家店陷入僵持,敌人援兵很快就能赶到,形成两面甚至三面夹击,我们就被动了。”
会场一时陷入了沉默。强攻不可取,智取又谈何容易?伪军再怂,也是有一百多条枪,据守着坚固工事。
傅水恒却没有丝毫气馁,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桌面,目光投向一直负责情报梳理和内线工作的张天翼(因其心思缜密,已被傅永恒指定协助参谋长负责情报工作):“天翼,把刘家店伪军连长胡四魁的情况,还有我们那个内线的情况,再详细说一遍,重点是性格弱点、近期动向和内部矛盾。”
张天翼立刻起身,条理清晰地汇报,显然下过功夫:“刘家店伪军连长叫胡四魁,外号‘胡耙子’,原来是本地的一个保安团头目,鬼子来了就顺势投了伪。此人贪财好色,雁过拔毛,但胆子其实不大,并非死心塌地跟鬼子卖命,更多是抱着混日子、捞好处的心态。他手下的兵也多是本地征召或原保安团的人,混日子的多,真正铁杆汉奸少。我们发展的内线,是据点里的司务长,叫王老栓,家里老娘和妹妹都在我们根据地这边,上次偷偷送过关于伪军调动的情报,基本可靠。据王老栓最近一次冒险传出的消息说,胡耙子最近因为上面催粮催得紧,任务重,又因为私下倒卖物资、克扣军饷的事可能被上面有所察觉,正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对派他来顶缸的日本顾问和上司也颇有怨言,喝酒时曾抱怨过‘两头受气’。”
傅水恒敲击桌面的手指突然停住,眼中锐利的光芒慢慢亮了起来,嘴角勾起一丝成竹在胸的冷峻笑意:“心烦意乱?有怨言?两头受气?贪财怕死?……这就好办了。硬碰硬伤亡大,那就攻心为上。咱们这次,不跟他动刀动枪,跟他‘谈谈心’,来个里应外合,巧取军粮!”
他环视在场所有骨干,看到他们眼中燃起的希望与好奇,站起身,走到那张简陋的地图前,开始部署他那大胆而精细的计划。
“‘里’,在于攻心与策应,核心是胡四魁和王老栓。”
他看向张天翼:“天翼,你执笔,以我利刃支队的名义,亲自给胡四魁写一封信。”
傅水恒口述,张天翼记录,众人凝神倾听。信中没有激烈的谴责口号,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语气平和却暗藏锋芒:
其一,点明他替鬼子卖命、欺压乡亲,最终绝不会有好下场,历史上汉奸的下场历历在目。
其二,阐明八路军政策宽大,对于幡然醒悟、戴罪立功者,不仅既往不咎,还能保证其本人和部下家人的安全与财产。
其三,精准点出他近期因催粮、克扣军饷、倒卖物资而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对日本主子的不满,暗示我们对其内部情况了如指掌,情报网络无孔不入。
最后,提出一个看似“双赢”的交易:我们不想流血冲突,只求粮食救急。明晚子时,请他行个方便,打开仓库侧门,让我们运走部分粮食(约三分之一,即七千斤左右)。作为回报,第一,我们会留下足以让他对上交代的“辛苦费”(少量金银,由系统积分兑换,比他自己克扣的只多不少);第二,我们承诺事后绝不对外宣扬是他放的水,保全他的面子和地位;第三,信中也隐晦而严厉地警告,若他不识时务,拒绝合作,那么他克扣军饷、私下倒卖军粮物资的确凿把柄,可能就会“不小心”落到他的日本主子手里,届时,等待他的恐怕不只是丢官,更是掉脑袋。
这封信,软硬兼施,打蛇打七寸,将胡四魁贪财、怕死、又想保住地位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