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消耗500积分,成功兑换‘基础队列与纪律训练强化手册(意念灌输版)’x10。”—— 快速让乌合之众拥有军队雏形。
这些物资的“来源”,自然又被归功于“海外侨胞鼎力相助”和“秘密渠道采购”。当一车车的粮食、一捆捆的军服、一箱箱的步枪运抵时,新兵们眼中充满了希望和归属感,老战士们则对我们三位主官的神通广大更加敬畏。
消化如此庞大规模的兵员,编制是骨架。我们大胆地践行着“自由发挥”,将独立营的框架搭建得空前庞大和灵活:
营部: 俨然一个小型司令部。下设作战科(我兼管)、侦察科(龙牙连兼)、通讯科、后勤科、军工科(我直管兵工所)、政工科(傅政委直管)。
营直属分队:
· 龙牙特种作战连(扩编至180人,林豹子任连长,下辖突击、狙击、爆破、侦察、支援五个排)。
· 神枪手连(扩编至120人,赵铁柱任连长,下辖三个狙击排,装备进一步优化)。
· 炮兵营(!)(暂辖两个连,一为迫击炮连,一为步兵炮/山炮连【部分兑换,部分缴获】,雷火枪任营长)。
· 工兵连(150人,负责筑城、道路、爆破)。
· 辎重连(200人,负责物资运输)。
· 警卫连(150人,负责营部及重要目标警戒)。
· 野战医院(筹建中,已招募民间郎中和有文化的青年进行培训)。
· 第一兵工所(规模扩大,开始尝试利用兑换的机床仿制八一式马步枪零件和复装子弹)。
下设四个步兵大队(每大队定员1200-1500人!):
· 第一大队: 以原起义部队为基干,混编部分新兵,宋守义任大队长,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迫击炮排。
· 第二大队: 以原一营老底子为核心扩编,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侦察排。
· 第三大队: 以原二营老底子为核心扩编,编制同第二大队。
· 第四大队: 纯粹由新兵组成,吴占魁兼任大队长,傅政委派驻了大量政工骨干,下辖五个新兵训练中队,边训练边整编。
每个步兵中队(连)下辖三个步兵排,一个火力班(装备轻机枪和掷弹筒)。整个独立营,总兵力赫然突破了五千五百人!装备虽然仍未完全配齐,但骨架已然搭起,气血正在充盈。
练兵场成了平安县周边最壮观的景象。数个大队分占不同区域,口令声、脚步声、枪械操作声、刺杀吼声响彻云霄。由龙牙、神枪队老兵和原骨干组成的教官团,拿着傅水恒兑换来的训练手册,按照“基础训练—分队战术—兵种协同”的步骤,严厉而又科学地操练着这支庞大的新军。思想教育课则由傅政委领导的政工干部队伍负责,讲述抗日道理、军队纪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一盘散沙逐渐凝聚成坚固的磐石。
一个月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平安县城东门外的大校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八路军太行军区独立营成立暨抗日誓师大会”。
五千余名官兵,身着崭新的灰布军装,手持各式武器(尽管部分人还拿着训练用的木枪),排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刀枪如林,旌旗蔽日。阳光照在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傅水恒、傅必元政委、我,以及吴占魁、各大队主官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望着台下这钢铁的洪流,我心潮澎湃。从最初落地太行时的几十人残兵,到如今麾下五千雄师,不过短短大半年时间。这一切,固然有系统之功,但更是无数抗日志士的热血、智慧和牺牲铸就。
傅水恒走到台前,他没有拿讲稿,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通过简陋的土喇叭,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
“同志们!弟兄们!今天,我们独立营,正式成立了!”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中国人!是顶天立地的炎黄子孙!”
“我们要干什么?我们要打鬼子!要把侵占我们国土、屠杀我们同胞的日本强盗,彻底赶出中国去!”
“我们凭什么?凭的是我们胸膛里沸腾的热血!凭的是我们手中紧握的钢枪!凭的是我们身后四万万的同胞!更凭的是我们‘攻坚猛虎’不死不休的战斗精神!”
“鬼子以为占了我们东三省,占了我们华北,就能亡我中华?做梦!今天,我们独立营五千铁骨,就站在这里告诉他们:中华,永不屈服!抗战,必胜!”
“独立营——”
他振臂高呼。
“杀!杀!杀!!我们一起努力杀鬼子!”
五千个喉咙里迸发出的怒吼,如同平地惊雷,震得地动山摇,声浪直冲云霄,仿佛连天边的流云都要被震散!
在这惊天动地的怒吼声中,我知道,一支真正的抗日劲旅,已然成型。它或许还带着草创的粗糙,或许还面临着无数的困难,但它拥有的力量和决心,必将在这波澜壮阔的抗日战场上,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传奇篇章。招兵买马,独立营成,铁流五千,剑指东瀛!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