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网如潜流般悄然铺开,每日传来的讯息渐次拼凑出日军可能发动扫荡的狰狞轮廓。独立营上下秣马厉兵,严阵以待。然而,傅水恒的眉头却并未因备战工作的推进而舒展,他盯着地图上敌我交错的控制区,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些被日伪严密掌控的城镇、交通线之上。
“参谋长,政委,”他敲了敲地图上标注着“潞安”、“长冶”等日占大城镇的符号,语气沉凝,“鬼子要扫荡,靠的是枪炮,但枪炮背后是物资,是钱。他们的伪政权靠着发行‘联合准备银行’的伪钞,还有强制收兑的法币,拼命搜刮咱们根据地的物资,吸咱们的血。我们不能光等着挨打,得主动出击,打疼他们的钱袋子!”
傅政委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从经济上动手?”
“对!”傅水恒眼中闪过锐利的光,“经济战!鬼子用伪钞掠夺物资,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打算,用系统兑换大量难以追踪的伪钞和部分日占区尚在流通的法币,组织精干人员,潜入敌占区,大规模抢购粮食、布匹、药品、五金,甚至是他们严格控制的一些战略物资!”
我倒吸一口凉气:“这……风险极大!大规模采购极易引起敌人注意,而且运输也是大问题。”
“风险与机遇并存!”傅水恒解释道,“这一计,若能成功,便是一石二鸟!其一,我们能用几乎零成本(积分兑换)的伪钞,换来我们急需的真实物资,极大缓解根据地的压力,尤其是应对即将到来的扫荡和可能的围困。其二,大量来历不明的伪钞突然涌入市场,集中抢购,必然会引起伪币的信用波动,甚至可能引发局部区域的通货膨胀和市场混乱,间接打击日伪的经济秩序,让他们也尝尝被掏空的滋味!”
一石二鸟!这个构想不可谓不大胆,其潜在影响若真能实现,确实远超一次单纯的战术胜利。但其中的凶险,也如同行走于刀尖。
经过营部核心层的反复论证和推演,我们最终决定,冒险执行这个名为“釜底抽薪”的经济作战计划。
计划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弹药”——伪钞的数量和质量。
傅水恒再次启动了系统,这次的目标明确而特殊。
“系统,筛选可兑换的,仿制精度极高、难以被当前日伪金融机构快速识别,且序列号分散、难以追查来源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券,以及尚在华北部分地区流通的旧法币。要求总量巨大,足以对区域市场造成冲击。”
“叮!根据宿主需求,筛选符合要求的货币兑换选项:”
“1. ‘联合准备银行’券(仿制精良版,混合面额),每100积分可兑换相当于当前购买力元(伪币)的货币。”
“2. 法币(战前及初期版本,混合面额),每100积分可兑换相当于当前购买力5000元(法币)的货币。”
“提示:大规模集中使用仍存在暴露风险,建议分散、多渠道使用。”
看着兑换比例,我们意识到,积分在此刻真正化作了能够撬动现实经济的巨大力量。我们剩余的积分虽然不多,但透支功能尚在。
“兑换!倾其所有!”傅水恒下定决心,“集中兑换伪币,法币市场接受度正在下降,用伪币更能扰乱敌人!”
“叮!透支积分2000,成功兑换相当于200万伪币购买力的‘联合准备银行’券。”
“当前积分:-2050(严重透支状态)。”
当一箱箱码放整齐、散发着油墨气味、几乎与真钞无异的伪币出现在秘密仓库时,饶是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纸变钱”的震撼场面惊得半晌无言。这是足以让任何一个地下钱庄都为之疯狂的巨款!
“弹药”备足,接下来是执行任务的“射手”和“通道”。
人员选拔极其苛刻。需要胆大心细、熟悉敌占区情况、具备一定的商业常识和应变能力,更要绝对忠诚,面对巨款而不动心。孙雷霆的情报科提供了重要人选参考。最终,我们组建了三支精干的“特别采购队”:
· 第一队: 由原龙牙队员张天翼带队,队员包括两名曾在商号做过伙计、熟悉行情的战士,以及两名身手好的护卫。目标:潞安府,重点采购西药、五金、通讯器材等严格管制物资。
· 第二队: 由起义军官宋守义推荐的一名原第八团军需官带队,此人熟悉本地三教九流,人脉较广。目标:长冶等中等城镇,重点采购粮食、布匹、食盐等大宗生活物资。
· 第三队: 由情报科一名资深情报员带队,伪装成行商。目标:分散至周边数个县城,零散采购,制造多头并进的假象,分散注意力。
同时,我们动员了初步建立起来的情报网和交通线,负责前期摸底、居中联络、以及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物资运输环节。龙牙小队和部分神枪手被部署在秘密交通线上,负责武装接应。
行动前,我们对采购队进行了紧急培训,强调纪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