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参军前给地主扛活的老兵,磕着旱烟袋,慢悠悠地说:“毛主席说得在理啊。打鬼子,就像俺们以前熬长工,东家再横,也有倒下的一天。咱们现在就是跟小鬼子‘熬’,看谁熬得过谁!咱们有老百姓支持,有这么大地方周旋,肯定能熬赢!”
侦察连的一个班长,结合自己的任务说道:“我以前就觉得咱们老是跑来跑去,打了就走,不够‘痛快’。现在懂了,这就是‘防御中的进攻’、‘内线中的外线’!咱们在鬼子的包围圈里,但咱们瞅准机会就给他一下狠的,打完还能跑掉,让鬼子干瞪眼!这仗法,高明!”
甚至野战医院的林晚,在一次给我换药(训练时的轻微擦伤)时,也轻声对我说:“参谋长,我们医护人员也学习了。以前看到伤员不断送下来,心里又难过又着急。现在明白了,我们的每一次救护,都是在为持久战保存一份力量,也是在实践‘尊重士兵’的道理。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心里也更亮堂了。”
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思想的种子已经播下,并在战士们心中生根发芽。《论持久战》的光芒,驱散了迷茫和阴霾,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一种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更加沉稳、更加坚韧、更加自觉的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开始在独立团形成风气。
傅水恒走在营地里,明显能感觉到战士们看他的眼神除了以往的尊敬,更多了一份信服和亲近。他知道,这份信服,不仅仅来自于他带领大家打胜仗,更来自于他带领大家找到了精神的支柱和方向。
一天晚上,傅水恒、傅必元和我再次聚在团部。窗外月明星稀,山风送爽。
傅水恒望着窗外操场上还在自发组织讨论的战士们的身影,深深吸了一口气:“政委,参谋长,看到大家现在的样子,我这心里,才算真正踏实了点。”
傅必元感慨道:“是啊,这次学习《论持久战》,真是及时雨!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水恒,这件事,你功不可没!”
我补充道:“不仅仅是稳定了军心,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全团官兵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觉悟。以后打仗,他们不仅能知道怎么打,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打,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这对我们独立团长远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
傅水恒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沉稳而睿智的笑容,那是一种经历了思想淬炼后才会有的光彩:“我现在更加确信,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也更加理解,为什么说‘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接下来,我们要把这种思想共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上面纵横交错的交通线,目光锐利如刀:“总部关于大规模交通破袭战的设想已经越来越明确。相持阶段,我们要积极作战,不断消耗敌人!同志们,让我们这把经过思想淬火的利刃,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劈出独立团的威风来!”
“好!”我和傅必元异口同声,眼中都燃烧着同样的信念和斗志。
太行山的夏夜,静谧而深邃。但在这静谧之下,是独立团八百颗被《论持久战》思想武装起来、同频共振的心脏,正为迎接那场即将震动华北的“百团大战”,积蓄着磅礴的力量。思想的共鸣,已化为行动的号角。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