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我和傅必元:“是时候了!我们手里的积分,该派上大用场了!”
我和傅必元精神一振。策反谢文东获得的巨额积分,一直是我们心底最大的底气。
“团长,你的意思是……兑换高射机枪?”我强压住心中的激动问道。
“对!高射机枪!”傅水恒斩钉截铁,“这是目前最适合我们,也能最快形成战斗力的防空武器!系统里应该有!”
他没有丝毫犹豫,仿佛早已在心中演练过无数遍。只见他闭上双眼,眉头微蹙,似乎在与他那个无形的“系统”进行着深层次的沟通。我和傅必元屏息凝神,不敢打扰。房间里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傅水恒的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这次“兑换”并不轻松。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他猛地睁开眼睛,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和即将喷薄而出的锐气。
“成了!”他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力量,“消耗8000积分,兑换四挺‘民国廿四年式7.92毫米高射机枪’!附带基座、对空瞄准具,以及……五万发专用弹药!”
“四挺!还有这么多弹药!”我几乎要惊呼出声!8000积分固然是巨款,但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能改变战场规则的利器!民国廿四年式,这几乎是当时中国能拿出的最好的高射机枪之一了!有了它,我们终于有了和鬼子飞机叫板的资本!
傅必元政委也激动地搓着手:“好!太好了!这下,我们就能挺直腰杆跟鬼子的飞机干了!”
“东西已经兑换出来了,”傅水恒压低声音,“‘系统’会将其投送到后山老炭窑窝附近的那片秘密林间空地,老地方。参谋长,立刻组织绝对可靠的人员,由你亲自带队,连夜去接收!注意保密和伪装!”
“明白!”我毫不迟疑,立刻起身。我知道,兵贵神速,必须赶在鬼子下一次空袭之前,将这些宝贝装备安全运回,并尽快形成战斗力。
夜色是最好的掩护。我亲自带着警卫连长和一批精挑细选、政治绝对可靠的骨干,悄无声息地潜入后山。在约定的那片林间空地,借着朦胧的月光,我们看到了那批足以改变根据地命运的装备。
四挺泛着冷冽蓝光的重机枪,静静地卧在带有轮子和撑脚的专用基座上,粗长的枪管彰显着它的威力,结构复杂的对空瞄准镜更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精密。旁边是数十个沉重的木箱,打开一看,里面黄澄澄的专用弹药排列得整整齐齐。
战士们尽管得到了严格命令,但看到这些真正的“重家伙”,还是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惊叹,眼神里充满了火热。
“快!拆卸包装,小心搬运!注意抹去所有痕迹!”我低声下令。
众人无声而高效地忙碌起来。沉重的机枪和弹药箱被分解、捆绑,用树枝和粗布仔细伪装,然后由战士们轮流肩扛手抬,如同呵护初生婴儿一般,小心翼翼地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团部驻地返回。这一路,汗水浸透了衣背,但每个人的脚步都异常坚定。
装备顺利运回后,更大的挑战摆在面前:训练。
我们独立团,从干部到战士,打过山地战、游击战、伏击战,可这防空作战,尤其是操作如此专业的高射机枪,完全是头一遭。傅水恒再次展现了他那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他对照着系统提供的、极其详尽的操典和训练手册(被他以“梦中所得”或“国外友人提供”的名义解释),亲自担任教官。
选拔出来的射手和副射手,都是各营连推荐的最机灵、最沉稳、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战士。训练场地设在一处极其隐蔽的山谷。
傅水恒从最基础的讲起:高射机枪的构造、原理、分解结合、保养……然后是关键的对空瞄准具的使用,如何测算敌机的航速、航向、高度,如何设定前置量……这些概念对于习惯了“三点一线”平地射击的战士们来说,无异于天书。
困难可想而知。战士们文化水平不高,理解那些抽象的弹道计算非常吃力。傅水恒极有耐心,用最通俗的语言,配合画图、模拟演示,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实弹训练更是奢侈,每一发专用弹药都宝贵无比,只能进行最基础的短点射,熟悉枪感和后坐力。
更多的时候,是枯燥的模拟训练。用木棍模拟枪管,对着天空飞过的鸟群、飘过的云彩,练习跟踪和瞄准。战士们的手臂累得抬不起来,眼睛因为长时间仰望天空而布满血丝,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因为他们都亲眼见过、或者听过敌机肆虐带来的惨状,心中都憋着一股劲,一股要用手中这挺“铁扫帚”,把鬼子飞机揍下来的狠劲!
傅水恒和我,以及傅必元政委,几乎每天都要去训练场看看。看着战士们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逐渐掌握要领,动作变得流畅,团队配合也默契起来,我们心中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