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微型远程监听装置(一次性)】(消耗1500积分/个,兑换2个)。这种装置只有纽扣大小,能够在一定距离内捕捉声音信号并通过加密频道传输到系统接口,持续时间有限。我需要用它来确认“鱼儿”是否上钩。
积分再次大幅缩水,但为了赢得这场智力博弈,值得。
计划的核心环节如下:
第一步,选择舞台与剧本。 经过反复推敲,我将“舞台”定在了位于根据地边缘,靠近敌占区,且拥有一条重要秘密粮道的 “盘龙峪” 地区。这里地形复杂,峪口狭窄,内部却相对开阔,既有诱敌深入的资本,也有打歼灭战的条件。剧本则是:我们通过“可靠渠道”获知,日军一支携带重要辎重(可能是新式武器或药品)的运输队,将于五日后夜间,秘密通过盘龙峪外的公路。我军“决定”抽调主力一部,前往设伏劫夺这批重要物资。
第二步,投放“诱饵”。 我们精心选择了一个近期与上级联系略有异常(经秘密调查,排除了其主动叛变的可能,但其联络点可能已被敌人渗透或监视)的区中队交通员。由傅必元政委亲自出面,以高度保密的形式,向其“透露”了关于“盘龙峪伏击日军运输队”的“绝密计划”,并强调此战关乎根据地药品补给,要求其向特定联络点传递准备接应物资的讯息。我们判断,这个消息极有可能会通过这个被敌人关注的渠道泄露出去。
第三步,强化“真实感”。 在“消息”泄露的同时,我动用系统功能,模拟了与该区中队有联系的上级指挥部的电台信号,向参与“伏击”任务的部队(实际上是我们安排好的一支伴动部队)发送了加密的调动指令和作战预案。这些电文自然会被日军的无线电侦听部门截获。同时,伴动部队开始向盘龙峪方向进行实兵调动,并大张旗鼓地侦察地形、预设阵地,做出真要进行大规模伏击的态势。
第四步,严密监控,等待鱼儿上钩。 “听风”小组全力监听日军通讯,寻找其针对“盘龙峪”动向的蛛丝马迹。我则将两个微型监听装置,通过特种分队的手段,秘密安置在了盘龙峪预设伏击圈外围两个极其隐蔽的制高点上,这里也是日军如果前来反伏击,其指挥人员可能选择的观察位置。
第五步,张网以待,雷霆反击。 一旦确认日军主力落入圈套,我预先集结在盘龙峪更深处、更隐蔽地域的真正主力(由傅水恒团长亲自指挥),将迅速封堵峪口,切断敌军退路,与内线的伴动部队里应外合,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计划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敌人是否会相信这个“诱饵”,以及会投入多大的力量。
等待是煎熬的。时间一天天过去,伴动部队的“表演”愈发逼真。“听风”小组监听到,日军侦听部队对我方电台活动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关于“盘龙峪”、“运输队”、“伏击”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增加。但敌人很谨慎,其主力部队并未有明显异动。
直到“伏击”前夜,转机终于出现!
“参谋长!截获特高课密电,内容提及‘猎物已吞饵’,‘按第一方案,于盘龙峪反设伏’,‘务必全歼敌主力一部’!”林华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冲进临时指挥部。
几乎同时,我脑海中的系统界面传来微弱的信号反馈——预设的两个监听装置之一,捕捉到了轻微的、非自然的脚步声和压低的日语交谈声!位置正在盘龙峪外围一号观察点附近!
“鱼儿上钩了!”我精神大振,立刻向傅水恒和傅必元汇报。
傅水恒眼中精光爆射:“好!命令各部,按预定计划,进入最终位置!告诉同志们,报仇的时候到了!”
傅必元则强调:“一定要沉住气,等鬼子全部进套再打!”
次日,夜幕缓缓降临。 盘龙峪内外,一片死寂,只有山风吹过松林的呜咽声。伴动部队早已在“伏击”位置就位,战士们虽然知道自己是诱饵,但依旧紧握武器,神经紧绷。而在更深处,傅水恒亲自率领的主力团,如同蛰伏的猛虎,无声地磨砺着爪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到了预定“运输队”通过的时间,峪外的公路上空空如也,只有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
埋伏在峪口伴动部队的指挥员,手心沁出了汗水。难道敌人识破了?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盘龙峪两侧的山岭上,突然冒出了无数黑影!轻重机枪的火舌骤然喷吐,子弹如同泼水般射向峪内伴动部队的预设阵地!炮弹也呼啸着落下,炸起一团团火光和烟尘!
日军果然来了!而且一来就是雷霆万钧之势,火力之猛,兵力之多,远超预期的一个大队,至少是一个加强联队的规模!他们想一口吃掉我们“主力”!
伴动部队依据计划,开始了“顽强抵抗”,枪声、爆炸声瞬间响彻山谷,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