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啪!”一颗红色的信号弹拖着尾焰,尖啸着划破黎明的寂静,升上天空,炸开一团醒目的红光。
几乎在信号弹升空的同时,早已部署在两翼的团属机枪连、各营的轻重机枪,以及数量众多的步枪手,同时开火!刹那间,爆豆般的枪声响成一片,密集的弹雨如同泼水般洒向日军据点的外围工事,特别是那些地堡和火力点。子弹打在砖石、土木上,噗噗作响,溅起无数碎屑尘土,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火力,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
碉堡里的日军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射击打懵了,但反应不慢,顶层的机枪很快开始还击,“哒哒哒、哒哒哒”的九二式重机枪特有的慢速点射声响起,子弹带着凄厉的呼啸,飞向我军机枪阵地。其他方向的火力点也开始零星射击。
战场瞬间沸腾起来,硝烟开始弥漫。
但这震耳欲聋的枪声,恰恰掩盖了真正杀机的靠近。
我的望远镜死死盯着一号发射阵地所在的那片灌木丛。那里,看似平静,但我知道,两名特种火力班的战士——班长赵大勇和副射手李锐,正如同蛰伏的猎豹,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时刻。
赵大勇,原火炮营的炮手,打过几年猎,眼神好,心理素质极稳,是训练中成绩最突出的一个。李锐,则是团里有名的机灵鬼,手脚麻利,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学东西快。他们俩是黄金搭档。
时间仿佛变得缓慢。我能看到碉堡射击孔喷出的火舌,能看到被流弹击起的土块,甚至能想象到赵大勇此刻正如何沉稳地调整着肩上的“巴祖卡”火箭筒,那冰冷的金属贴着他的脸颊,十字分划稳稳地套住了碉堡中部那个最大的射孔——那里通常是日军重机枪或者步兵炮的位置,也是结构相对薄弱之处。
“装填完毕!”李锐低促的声音在赵大勇耳边响起,他将那枚纺锤形、带着稳定翼的火箭弹熟练地塞进后膛,确认闭锁。
赵大勇没有回答,他的全部精神都凝聚在指尖和那只瞄准的眼睛上。风速、距离、目标移动(虽然碉堡是固定的,但轻微的呼吸和心跳都可能影响瞄准)……所有数据在他脑中瞬间交汇,化为肌肉的微调。训练时打固定靶和此时在枪林弹雨、生死压力下攻击真实目标,完全是两种概念。但他稳住了,如同山崖上的老松。
“轰!”
一声并不算特别响亮,但在嘈杂枪声中显得异常独特的闷响传来。火箭筒尾部喷出一大团炽热的燃气和火焰,在黎明略显暗淡的光线下格外醒目,卷起地面的尘土草屑,形成一股向后喷射的烟尘带。
几乎同时,一道拖着短暂尾焰的黑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划过一百多米的距离,精准地钻入了那个预定的射击孔!
没有立刻的惊天动地巨响。
有那么极其短暂的一瞬,仿佛时间停滞了。战场上喧嚣的枪声似乎也为之顿了一下。
然后——
“轰隆!!!”
一声沉闷如巨雷,却又尖锐撕裂般的巨响,从碉堡内部猛然爆发!那声音不像炮弹在外壁爆炸那样扩散,而是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约束、压缩后,以一种毁灭性的力量从内部释放出来!
我透过望远镜清晰地看到,那个被命中的射击孔猛地向外膨胀、撕裂,喷出一大股浓烟和火光,夹杂着无数混凝土碎块和难以辨明的内部物件。坚固的碉堡躯干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如同一个被重拳击中的壮汉。顶层的日军机枪瞬间哑火,那个晃动的哨兵身影也消失了。
“命中目标!”观察所里,不知是谁激动地喊了一声。
但我没有放松,紧盯着碉堡。一击得手,但敌人未必完全丧失抵抗力。
果然,碉堡其他方向的射击孔,还有底层的火力点,依旧在顽抗,甚至因为内部的爆炸和混乱,射击变得更加疯狂和没有章法。
“特种火力班,转移阵地!二号目标,左翼地堡群,自由猎杀!”我立刻下令。赵大勇和李锐必须在敌人反应过来,用迫击炮或者掷弹筒覆盖他们刚才的发射阵地前,迅速离开。
“突击一组、二组,前压至冲锋发起线!火力掩护组,加强压制!”我接连下达命令。
战场上,我军的机枪火力更加炽烈,死死地将日军残余火力钉在原地。趁着敌人因核心碉堡被重创而产生的短暂混乱和恐慌,步兵突击组利用弹坑、沟壑,敏捷地向前跃进。
这时,我看到赵大勇和李锐的身影从灌木丛中跃出,副射手李锐扛着发射筒,赵大勇提着新的火箭弹,两人弯腰疾走,在火力掩护下,迅速向预定的第二个发射点运动。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很快,他们在一处半塌的土墙后再次架设好火箭筒。这次的目标,是左翼一个不断喷吐火舌的砖石结构地堡。
“咻——轰!”
又是一次干净利落的射击。火箭弹直接命中地堡正面,爆炸的火光闪过,那地堡如同被捏碎的鸡蛋壳,瞬间坍塌了大半,里面的机枪彻底没了声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