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二十分钟。加强连以轻微伤亡,全歼守敌一个加强小队,拔除黑山峪据点。火箭筒小组仅消耗两发火箭弹。
消息传回团部,傅团长哈哈大笑,用力拍着桌子:“好!好个赵大勇!好个‘穿心龙’!告诉后勤,给特种火力班加餐!猪肉炖粉条管够!”
………
如果说黑山峪是精准的“点穴”,那么接下来在柳河桥的战斗,则展现了火箭筒在机动防御中的灵活性。
一股日军中队,配合一个连的伪军,试图强渡柳河,迂回攻击我团侧翼。我带领三营和直属炮兵连(主要是迫击炮)以及一个火箭筒小组紧急驰援。
日军渡河后,迅速抢占了对岸的河堤,利用河堤的天然地形,构筑了简易阵地,并将两挺九二式重机枪架在了河堤上预先垒好的石碓后面,形成了交叉火力,死死封锁了河面和我军可能出击的道路。我们的迫击炮轰了几轮,效果不大,鬼子躲在堤坝反斜面,炮弹要么越过,要么打在正面,难以直接摧毁机枪巢。
步兵几次试探性冲锋,都被密集的火力压了回来,伤亡了几名同志。
“参谋长,鬼子的机枪太刁钻了!迫击炮够不着要害!”三营长急得满头大汗。
我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河堤坡度较陡,机枪巢位置选得极好,正面几乎只有两个小小的射界开口。用山炮直瞄倒是可以,但调动山炮需要时间,而且容易暴露被鬼子远程火力反制。
“让火箭筒组上。”我放下望远镜,沉声道,“告诉他们,目标鬼子重机枪巢,利用河滩上的乱石做掩护,接近射击。”
命令下达。火箭筒小组的战士,扛着那显眼的长管子,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沿着河滩上嶙峋的乱石,时而匍匐,时而疾跑,一点点地向河堤靠近。
鬼子发现了他们的意图,集中火力向河滩射击,子弹打在石头上,迸溅出刺眼的火花和碎石屑。火箭筒小组的行动变得异常艰难险恶。
小组长是个叫王铁柱的陕北汉子,平时话不多,训练时却有一股子狠劲。他和副射手被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头都抬不起来。
“烟雾弹!”我立刻下令。
几发迫击炮发射的烟雾弹在河滩前方炸开,形成了浓厚的白色烟幕,暂时遮蔽了鬼子的视线。
“好机会!冲!”王铁柱低吼一声,和副射手猛地从石头后跃出,利用这短暂的掩护,迅速前冲了三十多米,躲到了另一块更靠近河堤的巨石后。
烟幕渐渐散去。鬼子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但王铁柱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射击位置。那里距离河堤约一百二十米,角度略微有些偏,但足以攻击。
只见王铁柱半蹲在石头后,猛地扛起火箭筒,几乎是凭感觉,在鬼子机枪射击的间隙,猛地扣动了扳机!
“咻——轰!”
火箭弹带着复仇的火焰,一头撞在了左侧那个石碓机枪巢的正面!爆炸的火光吞噬了石碓,碎裂的石块和鬼子的残肢断臂四处飞溅!那挺嚣张的重机枪连同射手,瞬间被炸成了零件状态!
右侧机枪巢的鬼子惊呆了,机枪射击出现了致命的停顿。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王铁柱小组的装填手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再装填!
“第二发,放!”
王铁柱稍微调整了角度,第二发火箭弹如同长了眼睛,精准地钻进了右侧机枪巢的射口!
“轰隆!”
又是一声巨响,右侧机枪巢也彻底哑火!
河堤上日军的核心火力点被瞬间清除!
“司号员!吹冲锋号!”三营长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猛地抽出驳壳枪,跃出战壕。
“滴滴答滴滴——冲啊!”
嘹亮的冲锋号响彻河滩,三营的战士们如同决堤的洪水,呐喊着冲过河道,扑向失去重火力掩护、陷入混乱的日伪军。战斗很快变成了一边倒的追击和歼灭。
战后清点,王铁柱小组两发火箭弹,敲掉了日军两个重机枪巢,奠定了胜局。三营长激动地握着王铁柱的手,一个劲地说:“老铁,你们这铁管子,真他娘的是救命的神器啊!”
王铁柱憨厚地笑了笑,抹了把脸上的硝烟和汗水:“营长,是这玩意儿好使。”
………
接二连三的胜利,像一阵旋风,刮遍了整个鲁西军区。独立团手里有一种能“隔空毁堡”、“专打机枪眼”的神秘武器的消息,不胫而走。开始还只是小范围流传,越传越神,有的说我们得了天助,有了“掌心雷”,有的说我们请来了会喷火的神龙。
鬼子那边,显然也收到了风声,并且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将小型据点修得又高又结实,开始更多地利用地形,修建低矮、隐蔽、分散的土木工事,甚至开始挖掘反坦克壕(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要对付的是什么“坦克”)。他们的巡逻队变得更加谨慎,一旦发现我军有使用长管状武器的迹象,往往会主动后撤,或者呼叫炮火覆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