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困难,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靠的是长期战斗中形成的信任,靠的是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靠的是对胜利共同的渴望。当一面崭新的、绣着“八路军冀中独立师”字样的军旗在师部上空冉冉升起时,在场所有的干部战士,无不热血沸腾,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雷霆之威:初露锋芒与日军震动
独立旅升格为独立师的消息,我们并未刻意宣扬,但也绝无可能完全保密。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调动、编制变更、驻地调整,必然会引起敌人的警觉。更何况,我们也没打算一直藏着掖着。
整编初步完成后,傅师长决定,用一场干净利落的进攻战,来检验新编成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向华北的日伪势力,宣告独立师的正式登场。
目标选在了位于平汉铁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黑山峪。这里驻有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和一个营的伪军,装备精良,工事坚固,控制着一段关键的铁路线,像一颗毒牙,嵌在我们根据地的边缘。
战斗由傅师长亲自策划,我负责前线协同指挥。我们投入了刚刚完成扩编的师属炮兵团主力(集中了超过二十门迫击炮和少量山炮),以及一团的全部和师侦察营一部。
攻击在一个拂晓发起。没有传统的步兵试探性进攻,开场即是炮兵发言。
“放!”随着炮兵团团长一声令下,隐藏在反斜面阵地后的火炮齐齐怒吼。炮弹划破黎明的寂静,带着死亡的尖啸,精准地砸向黑山峪据点的碉堡、炮楼、铁丝网和兵营。巨大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和浓烟瞬间吞噬了半个山头。这是独立师炮兵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齐射,其火力密度和持续时间,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战斗。
炮火准备尚未完全停歇,一团的主力营,以娴熟的“三三制”进攻队形,在多挺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如同数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军阵地。新组建的师属工兵营爆破小组,冒着残敌的射击,迅猛突进,用炸药包和爆破筒连续摧毁了多个坚固火力点。
战斗进程比预想的还要顺利。日伪军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和步兵犀利的进攻打懵了。他们习惯了八路军缺乏重火力、主要靠夜袭和渗透的打法,对这种带有正规攻坚性质的作战极不适应。不到三个小时,核心阵地被突破,日军中队长率残部退守最后的核心碉堡负隅顽抗。
这时,傅师长预伏的一招“杀手锏”登场了——由师部兵工厂紧急赶制出来的几具“飞雷炮”(没良心炮)被推到了前沿。在日军惊恐的目光中,几个巨大的炸药包被抛射出去,带着令人窒息的风声,落在核心碉堡及其周围。
“轰——!!!”
地动山摇般的巨响,甚至超过了之前的炮击。坚固的砖石碉堡在剧烈的爆炸中如同纸糊的玩具般坍塌了大半,里面的鬼子连同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一起被埋葬在了废墟之下。
残余的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
黑山峪据点,这个困扰我们根据地数月之久的钉子,被我们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硬碰硬地拔除了。此战,歼日军一百八十余人,俘伪军三百余,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并成功破袭了一段铁路。
捷报传来,全师欢腾。但这胜利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三、风暴之眼:日军的惊惧与应对
黑山峪之战,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日伪军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恐慌。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我们派往敌占区的侦察员和内线情报人员。他们陆续传回消息:敌占区内,特别是平、津、保等大城市以及铁路沿线各大据点,日军明显加强了戒备,巡逻队数量增加,盘查更加严格,甚至开始强制征用民工加固城防工事。
随后,我们从日军内部搞到了一份级别很高的情报摘要,以及通过无线电侦听破译的部分日军往来电文。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了敌人得知独立师成立及黑山峪失利后的真实反应:
北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一份关于“八路军冀中独立旅升格为独立师及黑山峪战役检讨”的紧急报告,被放在了司令官办公桌的最显眼位置。报告里充斥着这样的字眼:
“……该部已非昔日流寇,其编制之庞大、火力之凶猛、战术之刁钻,远超一般支那军正规部队……”
“黑山峪一役,敌军动用之迫击炮数量及大口径抛射武器,显示其已具备相当规模之炮兵及军工生产能力,威胁等级需大幅上调……”
“‘傅水恒匪部’(日军对傅师长的称谓)之存在,已严重危及平汉、津浦北段交通线安全,并对北平、天津等核心城市构成直接战略威慑……”
“……判断其总兵力已接近甚至超过皇军一个常规三联队制师团,且战斗意志极为顽强……”
据说,那位素来以沉稳(或者说傲慢)着称的日军司令官,在阅读这份报告时,罕见地大发雷霆,将茶杯摔得粉碎。他严令情报部门,必须尽快搞清这个“独立师”的详细编制、主官情报、装备来源,特别是那些“神秘重武器”的具体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