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后勤前伸,装备保障。 建立与作战行动相匹配的、更加灵活机动的后勤保障体系。确保弹药,特别是反坦克弹药、炮弹和手榴弹能及时补充到一线。组织坚强的民工支前队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交通工具,保证部队在快速机动中“不断粮、不缺弹”。
四、淬火成钢:新战术的初步演练与验证
理论来源于实践,更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总结会后,独立师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吸取柳条沟教训,掌握平原歼敌新本领”为核心的大练兵运动。
在师长和政委的亲自督导下,由我具体组织,各部队开赴新的训练场,针对总结出的新经验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
我们模拟柳条沟的地形,让部队演练在开阔地遭遇敌炮火覆盖时的紧急疏散与隐蔽;演练小群多路、疏散快速的接敌运动;演练如何在夜间利用沟壑、庄稼地接近“敌军”阵地;演练步兵如何利用地形和简易爆破器材,对模拟的“谢尔曼”坦克(用骡马拖拉的模型或选定的大型固定目标)进行攻击;演练各级指挥员在复杂情况下,如何迅速判断敌情、定下决心、灵活指挥部队脱离或投入战斗。
训练是艰苦的,甚至可以说是严酷的。但柳条沟的鲜血没有白流,它让每一位指战员都深刻认识到,不掌握新的战争规律,不练就过硬的本领,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就无法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全师的求战之心和练兵热情,反而在失利后空前高涨起来。
机会很快到来。半个月后,敌军一部(同样装备相当数量的美械)孤军冒进,企图寻找我主力报复。我们独立师经过休整补充,虽未完全恢复元气,但新战术的种子已然萌芽。
这一次,我们严格执行了总结出的新经验。部队提前分散隐蔽,派出小股部队诱敌。当敌军进入我们预设的、靠近河网村落的伏击区域时,其炮火优势因地形限制大打折扣。我主力突然从数个方向发起迅猛攻击,重点切割其步坦联系,反坦克小组利用村落残垣和预先挖设的壕沟,近距离对敌军坦克发起决死攻击。同时,一部兵力快速迂回,截断了敌人的退路。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但这一次,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虽然未能全歼该敌,但我们以较小的代价,给予敌军沉重打击,击毁坦克两辆,毙伤俘敌数百,顺利撤出战斗,完成了牵制任务。
这场规模不大的胜利,像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独立师头上的阴霾。它有力地证明,柳条沟的鲜血没有白流,我们总结的新经验是行之有效的。独立师这支在战火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队伍,在经历了血战的教训后,不仅没有垮掉,反而如同淬火后的钢铁,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成熟。
五、前路漫漫:思想统一与未来展望
战斗结束后,师部再次召开了总结会。这一次的气氛,与柳条沟之后截然不同。没有了抱怨和沮丧,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分析、自信的讨论和对未来更深入的思考。
傅必元政委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他将军事上的总结提升到了思想建设和政治工作的高度:“同志们,柳条沟的教训和这次的小胜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武器,更是掌握武器的人,是人的思想,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战略战术!我们必须彻底摆脱单纯军事观点和唯武器论的错误思想,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师长带来的那些先进军事思想和我们自己用鲜血换来的经验!要把这些经验,通过深入的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变成全师上下每一个指战员的自觉行动!”
傅水恒师长最后强调:“同志们,革命战争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利是难免的,甚至是必须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柳条沟让我们付出了代价,但也让我们睁开了眼睛,让我们开始真正懂得如何在现代战争中,以弱胜强,以劣胜优。这只是第一步,未来的敌人会更强大,战斗会更残酷。但我们独立师,有了这次血战的教训,有了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有了更加统一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跨越任何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会议结束后,我独自留在指挥所,整理着厚厚的总结材料和训练大纲。窗外,星光点点,辽阔的东北平原在夜色中沉静无言。我知道,柳条沟的伤痛会永远铭刻在独立师的历史上,但它不再是耻辱的标记,而是蜕变的起点。我们将带着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走向更加复杂、更加波澜壮阔的战场。前路依然漫漫,但我们的脚步,必将更加坚定、更加沉稳。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