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的硝烟已然散去,但空气中似乎仍残留着悲壮与新生的气息。师部后院那间临时密库的存在,像一颗悄然落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独立师最高领导层的心中漾开了一圈圈难以平息的涟漪。药品和技术资料的到来,如同久旱逢甘霖,缓解了我们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然而,傅水恒师长眉宇间那抹深思熟虑的神色,并未因此消散,反而愈发浓重。
这天夜里,师部作战室的油灯又一次亮到了深夜。桌上摊开着刚刚由技术小组翻译整理的兵工作坊建设初步方案,傅必元政委正就如何动员根据地群众、隐蔽开展小型军工生产发表着意见。我则补充着关于原材料收集和安全保卫的设想。
傅师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待我们告一段落,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我们耳中:“老傅,世根,你们有没有觉得,我们现在,有点像忙着打造锋利爪牙的猛虎,却偶尔会忽略了,驱使这头猛虎扑向何方、为何而扑的那颗‘心’?”
我和傅政委都是一怔。傅政委沉吟道:“师长的意思是……思想建设?”
“没错。”傅师长站起身,走到墙边,目光扫过那张绘制着敌我态势的巨大地图,“‘系统’的苏醒,给了我们药品,给了我们技术,这是‘物质食粮’,能强健我们的体魄,锋利我们的爪牙。但是,一支军队真正的脊梁骨,光靠这些是撑不起来的。”
他转过身,眼神灼灼地看着我们:“柳条沟的失利,根源在于战术思想未能适应变化;‘三下江南’的连捷,得益于我们及时总结并实践了新的战术经验。但这其中,有多少是指战员们本能的理解,有多少是真正从战争规律的高度去认识的?我们独立师成分复杂,有红军老骨干,有东北军旧部,有翻身农民,有投诚伪军……他们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仅仅是为了打胜仗、吃饱饭吗?当遇到更强大的敌人,更残酷的牺牲,更复杂的局面时,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究竟是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像重锤一样敲在我的心上。作为参谋长,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打胜仗,对于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虽有所感,却未曾如此系统、尖锐地思考过。
“我们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傅师长的语气斩钉截铁,“要让每一个指战员都明白,我们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要让他们掌握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不仅知道怎么打仗,更要懂得为何这样打!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这,就是比武器弹药更重要的‘精神食粮’!”
“精神食粮?”傅政委若有所悟。
“对!”傅师长肯定地点点头,他再次抬起手,似乎在与那个无形的“系统”界面沟通,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色彩,“上次兑换时,那个灰色的‘精神食粮’预备权限……现在,它亮了。”
二、思想的基石:跨越时空的兑换
“亮了?”我和傅政委几乎同时出声,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期待与好奇。
傅师长闭目凝神片刻,似乎在阅读着只有他能看到的信息。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那目光中充满了某种近乎虔诚的惊叹。
“它……它提供的书目……”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主要是……《实践论》、《矛盾论》,以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着作。”(注:此处依用户要求设定,实际历史中这些着作在当时已有传播,此处为小说艺术加工,强调通过“系统”获得更完整版本和大量复本,以及其带来的思想冲击力。)
《实践论》?《矛盾论》?这些书名对我而言是陌生的,但傅师长和傅政委的反应却异常强烈。傅政委猛地站起身,脸上是难以置信的激动:“是……是延安那边……是毛主席的着作?!”
傅师长重重地点头,眼神亮得惊人:“是的!而且,是极其完整、清晰的版本!‘系统’提示,这些着作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强大武器!它允许我们兑换足够数量的复本,以及……相关的学习辅导材料!”
这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一种比获得药品和技术图纸时更深刻、更根本的震动,席卷了我们三人。药品拯救的是肉体,技术增强的是实力,而这些着作,直指的却是灵魂,是这支军队、这个政党乃至这个国家的灵魂!
没有太多犹豫,在傅师长的“操作”下,一次无声的兑换完成了。这一次,密库里出现的,不再是冰冷的金属箱,而是一个个厚实的、包装严密的纸箱。打开纸箱,里面是崭新的一册册书籍,纸张洁白,印刷清晰,墨香扑鼻。封面上,《实践论》、《矛盾论》等书名赫然在目。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空白的笔记本、铅笔、简易油印机和蜡纸——这显然是用于复制和传播这些思想的工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