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根走到一处视野相对开阔的隐蔽观察所,举起望远镜,望向夜色笼罩下的重庆。山城的轮廓在黑暗中显得模糊而巨大,点点灯火在山上山下错落闪烁,其中一些是民居,更多的,则是敌军阵地和探照灯的光芒。长江和嘉陵江像两条黑色的缎带,将这座城市紧紧缠绕。那里,有他曾经憧憬过的抗战中心,也有如今必须被摧毁的反动堡垒。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在他胸中翻腾,最终,都化为了指挥员必须有的冷静与决断。
“参谋长,时间到了。”作战参谋压低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陈世根放下望远镜,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沉默的山城,转身,大步走向指挥位置。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拂晓。
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如同烧红的铁钉划破灰蒙蒙的天幕,震耳欲聋的炮声骤然响起!无数道火舌从长江北岸、从南岸的山林间喷吐而出,炮弹带着死神的呼啸,冰雹般砸向重庆外围的敌军阵地!南山、歌乐山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和浓烟之中。
几乎在炮火延伸的同时,嘹亮急促的冲锋号声在山谷间回荡!
“同志们!冲啊!”
“打进重庆去!活捉蒋介石!”
巨大的呐喊声如同山崩海啸,压抑已久的进攻力量,如同决堤的洪水,向着敌军阵地汹涌扑去!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而混乱。敌军依托坚固工事和有利地形,进行着顽强的抵抗。机枪火力像毒蛇的信子,从暗堡中不断喷吐,封锁着每一条进攻的道路。炮弹不时在冲锋的队伍中爆炸,掀起泥土和残肢。
陈世根在师前指,通过无线电和不断往返的通讯兵,紧张地掌控着战局。电话里传来的报告声、请求支援声、伤亡数字,如同冰冷的雨水,不断敲击着他的耳膜。
“报告!一团一营攻克XX高地,正与敌反复争夺!”
“报告!二团穿插分队在黄桷垭遭遇敌顽强阻击,请求炮火覆盖!”
“报告!三团先头连已突入市区边缘,正在与敌进行巷战!”
“命令炮兵,集中火力,压制XX地域敌炮兵群!命令二团,不要恋战,绕过去!命令三团,巩固突破口,向两翼扩张,接应后续部队!”陈世根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一道道指令迅速发出,调整着进攻的节奏和方向。
傅水恒师长已经带着前指部分人员,紧随先头部队进入了市区边缘。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在狭窄的街道、依山而建的梯坎间激烈地回响。巷战,这座山城最残酷的战斗形式,开始了。
敌人利用每一栋楼房、每一个街垒、甚至每一个窗口进行抵抗。子弹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射来,冷枪、冷炮时刻威胁着生命。战士们逐屋争夺,逐街推进,用手榴弹、爆破筒、刺刀清除着顽固的敌人。进展缓慢而血腥。
陈世根在得到傅水恒“市区战斗激烈,但突破口已稳住”的报告后,决定将师前指也向前移动。他需要更靠近战场,才能做出最及时的判断。当他穿过刚刚被占领、还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的街道,踏着满是瓦砾和弹壳的路面,看着两旁燃烧的房屋和倒毙的敌我士兵尸体时,那种“物是人非”的强烈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这里,或许就是他当年想象中聆听抗战宣讲的礼堂所在?那里,也许曾是他向往过的、文化人聚集的茶馆街巷?如今,这一切都被战争的狰狞所覆盖。繁华与疮痍,理想与毁灭,历史以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在他面前呈现出它的两面。
部队的进攻仍在顽强推进。大胆的迂回穿插战术开始显现效果。一些营、连级的单位,不顾侧翼威胁,利用山城复杂的小路和民居,如同灵活的匕首,直插市中心。敌军的防御体系被一块块割裂,指挥陷入混乱。
在攻打一处由银行大楼改建的敌军核心据点时,战斗达到了白热化。敌人在大楼内外构筑了密集的火力点,居高临下,疯狂扫射。我进攻部队被压制在街口,伤亡很大。
“参谋长,硬冲不行!请求用火炮直接轰击!”前沿指挥员在电话里焦急地喊道。
陈世根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那栋坚固的大楼,以及大楼周围可能波及的民居。他沉默了几秒钟,果断下令:“不准用重炮!那里是市区,周围有老百姓!用炸药包!组织突击队,火力掩护,实施爆破!”
一支由党员和战斗骨干组成的突击队迅速组成。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突击队员们利用街道上的残垣断壁和烟雾,交替前进,冒着枪林弹雨,将一个个沉重的炸药包送到了大楼的墙根下、支柱旁。
“轰!轰!轰!”几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砖石横飞,烟尘冲天!坚固的银行大楼被炸开了几个巨大的缺口。等待已久的战士们如同猛虎般从缺口冲入大楼,与残敌展开了惨烈的室内近战。
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部队也纷纷取得突破。抢占码头的部队成功阻止了敌人炸毁船只和破坏港口的企图,并缴获了大量物资。向国民党军政机关所在地突进的部队,进展迅速,敌人已呈瓦解之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