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的隆冬,朔风卷着碎雪,如无数细密的冰针,刮过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与街巷。田埂被白雪覆盖,只留下一道模糊的轮廓;村口的老槐树裹着一层薄冰,枝桠上挂着晶莹的冰棱,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自然臻味”食品坊的厂房内,却是暖意融融,锅炉里的蒸汽袅袅升腾,混着果蔬加工的清甜气息,工人们穿着厚实的工装,手脚麻利地忙碌着,机器的轰鸣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透着一股子热腾腾的干劲。
林晚秋穿着一件枣红色的羊毛衫,外面套着一件藏蓝色的工作外套,正站在种植基地的监控屏幕前,仔细查看温室大棚内的作物生长情况。屏幕上,翠绿的草莓藤蔓爬满支架,鲜红的果实饱满多汁;改良后的圣女果挂满枝头,红的似玛瑙,黄的如蜜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年,她将空间里的农业技术与本地土壤气候相结合,培育出的果蔬不仅产量高,口感更是远超普通品种,成为“自然臻味”食品坊的核心竞争力。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沈廷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暖意。他刚从省城回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却依旧身姿挺拔,深灰色的大衣上沾了些许雪沫,更显沉稳坚毅。他走到林晚秋身边,目光落在屏幕上,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看来咱们的温室大棚效果不错,这批草莓再过半个月就能采摘了,正好赶上春节的订单高峰。”
林晚秋转过身,伸手替他拂去肩头的雪沫,指尖触到他微凉的衣料,轻声说道:“是啊,这批草莓是供应给省城各大商场的春节礼盒,品质一定要把控好。对了,妈今天怎么样?早上的药按时吃了吗?”
提起沈老太,沈廷舟眼中露出温和的神色:“放心吧,李姐刚才来电话了,妈早上的药已经吃了,精神头也不错,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呢。溪溪放了寒假,天天陪着她,妈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林晚秋点点头,心中满是踏实。自从沈老太搬来同住后,她特意将西厢房收拾得温暖舒适,换上了空间里的羽绒被和电热毯(对外只说是托人从南方买来的稀罕物),又让李姐按照营养师的食谱,每日搭配低盐低脂、富含钙质的饭菜。沈老太的身体日渐硬朗,话也多了起来,偶尔还会指点李姐做菜的火候,婆媳间的氛围愈发和睦。
正说着,食品坊的大门被推开,一股寒风裹挟着雪沫涌了进来,张兰带着一个身材瘦高的少年走了进来。少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袖口磨得发亮,领口有些松垮,露出里面单薄的秋衣。他的头发有些凌乱,额前的碎发遮住了眉眼,脸颊被冻得通红,双手插在棉袄口袋里,眼神里带着几分局促,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叛逆。
这便是张兰的儿子,沈小刚。
张兰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搓着双手,快步走到林晚秋和沈廷舟面前,语气热络:“晚秋妹子,廷舟兄弟,你们忙着呢?我带着小刚过来了,他听说食品坊招工人,特意来跟你们报到。”
沈小刚被张兰推到前面,不情不愿地抬起头,眼神躲闪着,低声说了句:“婶子,叔。”
林晚秋打量着沈小刚,心中了然。这孩子眉眼间依稀有沈家的影子,却因长期被张兰溺爱,养得有些游手好闲。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了大半年,整日要么蹲在村口打牌,要么跟着一群闲散青年四处游荡,张兰急得上火,才再三央求着要进食品坊。
沈廷舟的目光落在沈小刚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威严:“小刚,你可想好了?食品坊的工作不比在家待着,讲究的是踏实肯干,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
沈小刚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只是下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的手。他其实并不想来食品坊干活,觉得又苦又累,可架不住张兰日日在耳边念叨,说食品坊待遇好、福利高,还是自家人的产业,不用看外人脸色,他实在拗不过,才不情不愿地来了。
张兰见儿子不说话,连忙打圆场:“想好了,想好了!小刚这孩子就是脸皮薄,心里早就盼着来食品坊干活了。晚秋妹子,廷舟兄弟,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管教他,让他跟着你们好好干,绝不偷懒耍滑!”
林晚秋看着张兰急切的模样,又看了看沈小刚眼底的不情愿,心中已有了主意。她沉吟片刻,语气严肃却不失温和:“张兰嫂子,既然小刚想来食品坊工作,我们自然欢迎。但食品坊有食品坊的规矩,不管是谁,哪怕是自家人,也得按规矩来。”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沈小刚,一字一句地说道:“小刚,我知道你刚从学校出来,没吃过什么苦。但食品坊的每一份成绩,都是工人们用汗水换来的,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如果你真的想留下来,就得从基层做起——先去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干活,跟着王技术员学习果蔬种植、采摘和养护,干满三个月,通过考核后,再根据你的表现和能力,安排后续的岗位。你愿意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