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暮的心猛地一沉。他明白妻子在担心什么。那个为了暂时安抚曹操而许下的“未来送子为质”的承诺,像一根无形的刺,始终扎在夫妻二人心中。如今战局好转,他的地位更加稳固,但这个承诺带来的阴影却并未消散,反而可能因为他的功绩而变得更加敏感。
他将崔婉轻轻揽入怀中,感受着她单薄身躯传来的微颤,声音坚定而温柔:“婉儿,别怕。一切有我。我不会让我们的孩子,沦为政治交易的筹码。当日之言,是权宜之计。如今形势不同,我自有分寸。你当前最重要的,是安心养胎,照顾好自己和我们的孩儿。”
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抚力量,崔婉依偎在他怀里,轻轻“嗯”了一声,心中稍定。但陈暮自己知道,这其中的艰难与风险,远比面对沙场上的明刀明枪更为复杂。他必须更加强大,更加谨慎,才能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守护住自己想要守护的一切。
沙羡的冲天火光和粮草被焚的噩耗,如同两道惊雷,先后劈在了周瑜水寨和刘备所在的夏口。
周瑜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望着手中那份详细描述沙羡遇袭过程的军报,俊朗的面容上覆盖着一层寒霜。他身边的鲁肃、吕蒙等将领,皆屏息凝神,大气也不敢出。
“黄忠……武陵山……”周瑜低声咀嚼着这两个词,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千算万算,算尽了长江水势,算尽了陆上攻防,却唯独没有算到,陈暮竟敢行此险招,派出一支孤军,穿越被视为天堑的武陵群山,直插刘备腹心!“好一个陈明远!好一个黄汉升!是本督小觑了天下英雄!”
他猛地回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众将:“沙羡一失,刘备粮尽,关羽顿兵坚城之下,已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军东西合击之策,至此已破!”
鲁肃面露忧色:“大都督,如今之计,该当如何?刘备若垮,我江东独力难支啊。”
周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是江东支柱,绝不能自乱阵脚。他快步走回舱内沙盘前,沉吟片刻,果断下令:
“第一,立刻传令凌统,停止对汉水方向的试探性进攻,所部兵马收缩至竟陵、云杜一线,依托地形,构筑防线,谨防文聘趁势反击,或陈暮自襄阳派兵南下夹击!”
“第二,我军主力水师,暂缓对文聘的强攻攻势。陆口、巴丘一带,转取守势,以巡逻、骚扰为主,保存实力。文聘水军新得胜势,士气正旺,暂避其锋芒。”
“第三,”周瑜看向鲁肃,“子敬,你立刻修书一封,以我的名义,急报吴侯。详陈此处战局变化,沙羡之败,已令刘备势危,恳请吴侯速调庐江、柴桑之兵,或增派粮草军械,以作支援。另外,建议吴侯,可命合肥方向的兵马加强佯动,对曹操施压,若能迫使曹操从宛城等地抽调兵力北顾,或可减轻我荆州方面的压力。”
他一条条命令清晰明确,显示出即便在逆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合围既已不成,便转为巩固战线,等待时机,并积极寻求外援和战略上的策应。
“那……刘备处?”吕蒙问道。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最终还是道:“派人告知刘备,我军亦受挫,暂难给予大规模支援,请其……自行稳妥处置,务必保住江夏根基。告诉他,只要保住江夏,我江东便不会弃他于不顾。” 这话语多少有些无奈,但也体现了现实。在自身战略受挫的情况下,周瑜必须优先保证江东力量不受过大损失。
与此同时,夏口的刘备府邸,则是一片愁云惨雾。
刘备跌坐在席上,手中捏着夏侯兰送来的请罪战报,脸色灰败,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沙羡囤积的粮草,是他寄予厚望,用以支撑关羽攻取江陵,进而打开局面的根本!如今,一把火竟烧得干干净净!
“黄汉升……黄汉升……”刘备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苦涩。昔日长沙城下,他未能将此猛将收归麾下,如今却成了插入自己心腹的利刃。若得黄忠,何至于此!
诸葛亮羽扇轻摇,但频率远不如平日从容,他沉声道:“主公,沙羡已失,粮草被焚,云长在江陵城下,军心必然动摇,强攻已不可为。为今之计,当立刻下令云长撤军!”
“撤军?”刘备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数月心血,付诸东流……”
“主公!”诸葛亮语气加重,“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江陵急切难下,若等张辽窥得我军虚实,出城反击,或陈暮自北面派兵夹击,云长危矣!当速退保鄂县、夏口,依托残存的沙羡城垒,重整防线,坚壁清野!同时,”他顿了顿,目光坚定,“亮当亲笔修书与孙权,陈明唇亡齿寒之理!我若覆灭,荆州尽归陈暮,下一步,江东何以独安?恳请其务必加大支援力度,无论是兵是粮,助我度过此难关!”
关羽的骄傲,刘备的基业,此刻都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刘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腾的气血,他知道,孔明是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