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江口,刘备军营。
当孙乾带着陈暮的回复以及那份盖着荆州牧大印的文书返回时,刘备与诸葛亮立刻召集核心将领进行商议。
“什么?只给驻扎权,赋税、吏治、兵权一概不放?这算什么借地!”张飞看过文书内容,第一个跳了起来,环眼圆瞪,“这陈暮分明是耍弄大哥!拿个空壳子糊弄我等!”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中寒光闪烁,虽未说话,但紧抿的嘴唇显示其内心同样不满。
刘备脸色也不太好看,他看向诸葛亮:“孔明,陈暮此举,意料之中否?”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却比关张二人平静许多:“主公,陈暮此策,确在亮预料之中。其绝不会轻易让出实利。此举名为借地,实为划界,将我军框定在公安一城,既应对了曹操的要求,亦将我军置于其监视与江东兵锋之下。”
他话锋一转:“然,此事亦非全无益处。其一,我军终得一城可驻,名正言顺,无需再完全寄居江东篱下,于凝聚军心、招揽流民有利。其二,有了公安这个支点,我等便有了与陈暮、周瑜周旋的余地,不再是完全无根的浮萍。其三,此亦是对曹操的交代,阿斗南归之事,当可推进。”
刘备闻言,神色稍缓,但依旧忧虑:“只是,若无赋税兵权,我军粮草器械,仍需仰人鼻息,终非长久之计。”
诸葛亮道:“此确为桎梏。然,事在人为。既入公安,便可徐徐图之。安抚流民,暗中积蓄,结交地方豪强,待时机成熟,未必不能有所作为。当前首要,乃是接回少主,稳住阵脚。”
刘备沉默片刻,长叹一声:“便依孔明之言吧。回复陈暮,备……感激前将军成全,愿遵其约,即刻安排部众入驻公安。”为了儿子,也为了这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一点空间,他不得不接受这苛刻的条件。
江夏,周瑜水寨。
周瑜看着陈暮派使者送来的亲笔信,俊朗的面容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嘲讽。
“好一个‘为全人伦、稳大局’!好一个‘绝无与江东为敌之意’!”周瑜将信纸随手丢在案上,语气平澹,却让帐下诸将感到一股寒意,“陈明远此举,是将刘备这头饿狼,引到了我的家门口。还假惺惺地来信示警,言说刘备其志难测……哼,其心可诛!”
老将程普怒道:“都督!陈暮欺人太甚!刘备若据公安,则与我巴丘水寨、陆口大营隔江相对,侧翼顿受威胁!岂能容他如此放肆!”
甘宁虽在西线,但其副将也在帐中,闻言亦道:“是啊都督,刘备若得立足之地,其麾下关、张皆万人敌,假以时日,必成心腹之患!”
鲁肃却持不同看法:“公瑾,陈暮此信,虽不乏挑拨之意,但所言亦非全虚。刘备得子之后,确有可能生出异心。如今曹操在北虎视眈眈,若我与刘备先行火并,岂非让陈暮与曹操坐收渔利?”
周瑜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巨幅江防图前,目光锐利如刀,在公安、江陵、巴丘、陆口之间逡巡。
“子敬所言,不无道理。”周瑜缓缓开口,“陈暮想坐山观虎斗,我偏不让他如愿。刘备,疥癣之疾;陈暮,才是心腹之患!”
他猛地转身,下令道:“第一,回复陈暮使者,就说本督已知晓此事,感谢其告知。江东与刘皇叔乃坚固同盟,共抗曹贼,些许小事,不会影响大局。”他这是故意示以宽宏,稳住陈暮,也麻痹刘备。
“第二,加派细作,严密监视刘备部众入驻公安的一举一动,其兵力部署、粮草来源、与何人交往,事无巨细,皆需报我!”
“第三,传令甘宁,西线策略不变,继续向秭归方向渗透,建立前进据点。对文聘所部,保持高压态势,但避免大规模冲突。我要让陈暮感觉到,我周瑜的目光,始终牢牢盯着他的江陵!”
“第四,”周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让我们在襄阳的人,动一动。陈暮如此安稳地玩弄平衡,也该让他尝尝后院起火的滋味了。”
鲁肃心中一凛:“公瑾是想?”
“不必杀人放火。”周瑜冷然道,“散播些流言即可。就说陈暮‘借地’刘备,实乃与刘备暗中结盟,欲共图江东。或者,就说曹操对其屡次敷衍已极度不满,欲撤其职……真真假假,只要能搅乱襄阳人心,让其无法安心发展,便足矣。”
众将闻言,皆感佩服。都督此计,攻心为上,正是对付陈暮这等稳守之策的利器。
周瑜的计策很快显现效果。
襄阳城内,几日之间,便有一些流言悄然传播开来。酒肆茶楼间,有人窃窃私语,说前将军与刘备暗通款曲,借地是假,联盟是真,恐怕要对江东不利。也有人说,许都丞相对前将军已生嫌隙,只因赤壁战后荆州尾大不掉,朝廷或有意另派贤能……
这些流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未能立刻掀起巨浪,却也荡开了一圈圈涟漪。一些原本就对陈暮快速崛起心存疑虑的荆州本土士人,开始私下议论;一些从北方跟随而来的官吏,则心生不安,担心朝廷真会对陈暮不利,牵连自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