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资源充足,工匠得力,辅以严格操练,”文聘估算了一下,肯定地道,“一年之内,我可练成一支五千人的基础水军,拥有海鹘船二十艘,各类内河战船百艘。虽不足以横扫大江,但足以护卫我交州海疆,并可在荆南水网地带,与韩当之辈周旋,甚至……觅得战机,切断其泉陵与江陵之间的水路联络!”
庞统听完,抚掌笑道:“好!主公果然没有看错人!仲业将军不仅精通水战,更深谙‘因势利导,避实击虚’之理!你此策,正与主公‘积蓄力量,剑走偏锋’之略相合!”
他站起身,肃然道:“主公已下令,倾交州之力,支持龙川水寨。所需工匠、木材、钱粮,优先调拨。你要的悍卒,可从各军善水者中遴选,亦可招募沿海疍民、渔户。一年之期,主公便给你一年!届时,我要看到一支能在荆南水泽中,撕开缺口的‘蛟龙’之师!”
文聘深吸一口气,抱拳躬身,声音铿锵有力:“末将文聘,必不负主公与军师重托!定为我交州,练出一支可堪大用的水上劲旅!”
数日后,广信州牧府。
庞统将龙川水寨之行的情况向陈暮及核心层做了详细汇报。
“……文仲业确有大将之才,不骄不躁,沉心实务,所谋水军发展之策,切合实际,眼光独到。”庞统最后总结道。
陈暮面露欣慰之色:“仲业乃诚信重义之人,既归心于我,必竭尽全力。他将水军发展方向定为‘海陆并进,侧重内河’,实乃老成谋国之言。江东水师强大,若与之硬拼,正中其下怀。而我交州水军若能如匕首般,从江河支流乃至海上,插入荆南腹地,其效未必弱于正面决战。”
赵云赞道:“文将军此策,与我步骑在山地作战之设想,可相互呼应。未来若北进荆南,水步并进,令敌首尾难顾。”
魏延也难得地对水军产生了兴趣:“若能乘船直插敌后,可比两条腿跑快多了!主公,末将日后也想试试这水陆并进的打法!”
陈暮笑道:“皆有机会。既然方向已定,便全力支持文聘。传令,升文聘为横江中郎将,都督交州诸水军事宜,龙川水寨升格为龙川水军大营,一应所需,由庞军师协调各郡,优先保障。”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毅:“陆上之砥石,需水上之舟楫承载,方能渡越天堑,利及远方。文聘,便是我为未来准备的‘渡江之舟’!诸位,陆上强军,水上兴师,双管齐下,我交州之力,必将再上一层!”
“主公英明!”
随着对文聘和水军建设的明确支持,交州的战争体系变得更加立体和完善。一支未来的水上利刃,开始在龙川江畔悄然铸炼。
就在交州上下紧锣密鼓地积蓄力量之时,外部的暗流并未停歇。
江东,秣陵。
孙权秘密召见了负责情报刺探的校事吕壹。
“交州近来有何异动?那陈暮,果真只是在种田修渠吗?”孙权沉声问道,他对陈暮的“缓和”姿态始终抱有极大的怀疑。
吕壹躬身答道:“回禀主公,明面上,交州确在大力推行农政,兴修水利。然细作回报,其广信、龙川等地,工坊林立,日夜赶造军械。尤其龙川江口,新建庞大水寨,由降将文聘主持,打造战船,操练水军,规模不容小觑。”
“文聘?刘表那个水军督将?”孙权眉头紧锁,“陈暮果然贼心不死!他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此外,”吕壹补充道,“我方在豫章、庐陵的官员发现,近来有不明身份之人频繁接触山越各部首领,馈以金帛,似有拉拢之意。怀疑……与交州细作有关。”
孙权勐地一拍桌案,怒道:“陈暮小儿,欺人太甚!竟将手伸到我江东腹地!”他强压怒火,对吕壹道:“加派人手,给孤盯紧交州,尤其是龙川水寨和荆南边境!还有,那些与交州暗通款曲的山越头人,查出一个,剿灭一个!绝不能让其成势!”
“诺!”
同样的,许都的曹操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
“文聘?陈暮居然启用他在打造水军?”曹操捻须沉吟,“看来此子图谋不小,并非安心偏安之辈。他避开了与江东水师正面争锋,转而寻求内河与海上突破……倒是另辟蹊径。”
他看向贾诩:“文和,看来我们给孙权的那根刺,还不够尖。或许,该让孙权更清楚地认识到,他真正的威胁来自南方了……”
天下棋局,风云变幻。交州的沉默发展,并未让对手放松警惕,反而因其展现出的潜力和不同于常规的路径,引来了更多忌惮与算计。陈暮这块“砥石”,在默默磨砺自身的同时,其所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整个南方的力量平衡。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