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至于‘惊蛰’…目标恐仍是公子,或主公,或云长将军,或我等核心将领。必须加倍警惕。”
一股无形的压力,再次笼罩下来。
针对江北的困局与“惊蛰”的威胁,赵云给陈砥布置了一道课业:撰写一份应对方略的条陈。
陈砥闭门沉思一日,结合沙盘推演所学与人心向背之论,草拟了一份初步方案。
其要点如下:
一、军事上,以灵活反击应对渗透骚扰。 授权黄忠、周仓等前线大将,组建快速反应的精锐分队,赋予其临机决断之权,对魏军小股部队及后勤节点进行报复性打击。同时,加强沿江烽燧体系建设,做到预警及时。
二、经济上,开辟新路应对封锁。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糜竺扩大海贸,重点开拓交州以南、夷州(台湾)以东的新航线,换取急需物资。同时,在荆南、交州大力推广军屯、民屯,提高粮食自给率。
三、内部维稳,深挖肃奸。 借“惊蛰”威胁,由庞统暗卫系统主导,在军队及地方官吏中进行新一轮、更隐秘的忠诚审查,重点排查与北地有潜在联系者。同时,明发告示,悬赏捉拿魏谍,鼓励军民举报,凝聚内部共识。
四、外交上,继续对西蜀保持压力与沟通。 利用霍弋这条线,持续传递江东愿就关羽问题商谈的意向,但前提是西蜀必须停止一切暗中破坏行动。可考虑通过许靖等中间人,传递更明确的信号。
条陈最后,陈砥也写下了担忧:主动越境反击存在风险,可能授曹魏以口实,加剧冲突;内部肃奸若把握不当,易造成人人自危,反伤士气;西蜀态度依旧不明,难以指望。
赵云仔细阅毕,未置可否,而是问道:“若依此策,何者为先?何者为重?资源有限,当如何取舍?”
陈砥沉吟道:“晚辈以为,内部肃奸与稳定民心为根本,需持续进行。军事反击与经济开源并重,但军事行动需谨慎,避免过度刺激魏军主力。外交…可为辅助,争取时间。”
“若主公命你削减三项中一项,以集中资源,你削何项?”赵云再问。
陈砥思索良久,艰难答道:“若不得已…可暂缓部分越境反击行动,优先保障内部稳定与经济开源。守江之责,重在防其大规模渡江,小股骚扰,尚可忍受一时。”
赵云微微颔首:“懂得取舍,知进退,方为帅才。你的条陈,已具雏形。然实际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考虑的细节远多于此。譬如,越境反击,派何将领?带多少兵?目标选何处?如何保密?如何接应?失败如何止损?此皆需反复斟酌。”
陈砥深知其中复杂,恭敬受教。
就在陈砥沉浸于军政学习的深度锤炼时,一个来自西蜀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赵云的高度关注。
暗卫探知,近日有一武将与丞相诸葛亮在军政会议上发生争执。该武将再次提出其着名的“子午谷奇谋”,欲效仿韩信故事,请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循秦岭子午道直袭长安,认为可一举而定关中。诸葛亮以其计太险,且蜀中兵力不足以支撑如此冒险,再次拒绝。该武将怏怏而退,私下曾抱怨“丞相畏魏如虎”,才能不能尽用。
此事在蜀中高层并非秘密,但传递出的信号却耐人寻味。
赵云对陈砥分析道:“此人勇猛且多智,然性矜高,与诸葛亮用兵稳健之风格格不入。此矛盾,日后或可为我所用。诸葛亮拒绝冒险,说明其目前战略重心仍在巩固内政,稳守汉中,无意也无力对曹魏或我江东发动大规模攻势。这对我们而言,算是好消息,至少西线暂时无忧。”
他话锋一转:“然,西蜀内部将相不和,亦非吉兆。若诸葛亮不能妥善安抚此人,恐生内患。届时,西蜀局势若有变,对我江东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陈砥若有所思。天下棋局,每一方的内部动向,都可能影响全局。他意识到,为帅者,不仅要知己知彼,更需时刻关注潜在盟友与对手的内部变化。
潜龙在渊,学习的已不仅是兵法和政务,更是洞察大势、把握时机的敏锐。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能否在这错综复杂的乱世中,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将成为未来考验他的关键。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