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言……”陈暮深吸一口气,“你可知此去凶险?”
“马革裹尸,武将本分。”陆逊平静回答,“况,逊相信黄老将军,相信我江东儿郎,亦相信主公与士元、元直之谋,西蜀之盟,海上之奇!此战,未必是绝路!”
陈暮不再犹豫,猛地一拍桉几:“好!便依伯言!擢升陆逊为历阳都督,假黄钺,总督历阳一切军政,黄忠副之!准你节制文聘水军,调配所需船只物资!解烦营三千精锐,随你调遣!何时出发?”
“军情紧急,逊请即刻准备,今夜便行!”陆逊躬身,语气决然。
“准!”陈暮起身,走到陆逊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伯言,历阳……拜托了!我与士元、元直,在建业等你和黄老将军的捷报!”
“逊,必不辱命!”陆逊再拜,转身离去,步伐坚定。
看着陆逊消失在门外的背影,庞统轻摇羽扇,叹道:“陆伯言,真国士也!平日润物无声,危难时,锋芒毕露!此去,历阳或真有转机。”
徐庶也道:“有伯言入历阳,统筹全局,捕捉战机,或许真能为我们,为西蜀,赢得那最关键的时间。”
陈暮望向北方,心中默念:“汉升,再坚持一下,伯言来了!”
江陵都督府内,陈砥接到了父亲关于联蜀抗曹的详细通报,以及陆逊毅然赴险,驰援历阳的消息。
他站在校场上,看着麾下军士操练,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军报。年仅十二岁的他,胸腔内却有一股热血在激荡,又有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陆逊都督,那位总是温和儒雅、处理政务井井有条的长者,竟然在这种时候,选择了亲赴最危险的绝地!这是何等的担当与勇气!
“赵叔父,”陈砥找到正在检视军械的赵云,语气带着一丝不甘和渴望,“我……我也想为父亲分忧,为历阳做些事情!难道我们只能在荆南静观吗?”
赵云看着陈砥眼中燃烧的火焰,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公子以为,陆伯言为何此时去历阳?”
陈砥思索片刻,道:“因为历阳需要智勇双全之将去稳定局面,寻找战机。”
“不错。”赵云点头,“那么,公子以为,我们现在镇守荆南,确保西线安宁,让蜀汉能无后顾之忧地北伐,算不算是为历阳分忧,为主公分忧呢?”
陈砥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赵云的意思。父亲派陆逊去历阳,是“破局”;而自己和赵云镇守荆南,是“稳局”。两者同样重要,甚至“稳局”是“破局”的基础。如果荆南不稳,蜀汉疑惧,不敢北伐,那么历阳的压力就无法从根本上缓解。
“我明白了,赵叔父。”陈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躁动,“稳守荆南,示好西蜀,确保联盟稳固,便是我们此刻最重要的任务。”
赵云欣慰道:“公子能明此理,甚好。不过,稳守并非无所作为。我荆南兵马,亦需厉兵秣马,保持战力。一方面防备万一,另一方面,若北伐事起,曹魏西线吃紧,或许……我们这里,也能有所作为。”
陈砥眼睛一亮:“赵叔父的意思是?”
赵云目光投向北方:“届时再看。眼下,公子需继续精进武艺,熟读兵法,处理政务。唯有自身成为真正的利器,方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
“是!”陈砥重重答应,心中的目标更加清晰。他不仅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处理政务者,更要成为一个能临机决断、统领一方的将领。陆逊都督敢赴绝境,他陈砥,也要有在这荆南之地,独当一面的能力和魄力!
他转身走向校场高台,声音清越,开始亲自监督操练,并对军中编制、训练方式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调整。虽然略显稚嫩,但那份认真和逐渐显露的威仪,让赵云暗自点头。
这块璞玉,正在战火的淬炼和责任的打磨下,加速成型。
第三节 星夜入城
长江之上,夜色浓重,水雾弥漫。
十余艘快船,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过水面,船桨都包了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声响。船头站立之人,正是陆逊。他一身轻甲,外罩黑袍,目光沉静地望着远处那片被火光隐约映红的天空——那里是历阳。
文聘亲自指挥水军主力,在下游方向对满宠的封锁线发起了几次佯动袭击,吸引了魏军水军的注意力。而这支搭载着陆逊和解烦营精锐的小船队,则利用夜色和水雾的掩护,从一处水湾岔道,悄然向历阳西南方向迂回渗透。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途曾遇到魏军的巡逻哨船,但都被经验丰富的解烦营士卒用弩箭悄无声息地解决。越是靠近历阳,江面上的警戒越严,甚至能听到远处历阳城方向传来的隐隐喊杀声和投石机的轰鸣。
“都督,前方水道狭窄,有魏军设置的暗桩和拦江铁索,大船难行。只能换乘舢板,徒步一段了。”解烦营校尉低声禀报。
“无妨。”陆逊神色不变,“弃船,涉水登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