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战火的消息,并未能完全封锁,很快便通过商旅和细作,传到了与牂牁郡接壤的交州。
交州,名义上臣服于江东吴公国,由士燮家族世代镇守。士燮年事已高,近年来已将事务多交予其子士徽处理。士徽野心勃勃,对江东的节制早已心生不满,暗中与曹魏、乃至西蜀都有所勾连,试图在各方夹缝中寻求更大的独立空间。
交州治所龙编(今越南河内附近),士家府邸。
士徽看着手中关于蜀军平定牂牁的情报,眼神闪烁不定。他召来自己的心腹,亦是交州本地豪强出身的将领桓邻商议。
“桓将军,蜀军动作好快。王平此人,名不见经传,竟能如此迅捷地拿下朱褒,看来诸葛亮麾下,确是人才济济。”士徽语气复杂地说道。
桓邻沉声道:“少主,蜀军南征,其意恐不止于平定蛮荒。诸葛亮用兵,向来谋定后动。其取南中,一可稳固后方,二可获取人力物资,这三嘛……”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或许便有从交州侧翼,牵制甚至威胁江东之意。”
士徽点了点头:“我亦有此虑。江东陈暮,近年来势力膨胀极快,对我交州,虽表面优容,实则控制日紧。留赞驻军苍梧,名为协防,实为监视。长此以往,我士家基业,恐难保全。”
他站起身,在室内踱步:“如今蜀军兵临南中,与我交州近在咫尺。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桓邻眼中精光一闪:“少主的意思是……借蜀之力?”
“未尝不可。”士徽停下脚步,“诸葛亮欲定南中,必不愿树敌过多。我可遣密使,与蜀军接触,表达善意,甚至可在粮草、向导方面,给予些许便利。若能借此与蜀汉建立联系,形成默契,则日后面对江东,我交州便多了一条退路,也多了一份筹码。”
“只是,此事若被江东知晓……”桓邻有些担忧。
“小心行事即可。”士徽摆了摆手,“江东如今目光聚焦于江北和内部整顿,对交州鞭长莫及。况且,我们也并非要立刻改旗易帜,只是……未雨绸缪罢了。”
一道隐秘的指令,自龙编发出。交州士家,这个盘踞南疆多年的庞然大物,开始小心翼翼地,将触角伸向了正在南中征战的蜀军。南疆的局势,因为蜀军的介入和交州的暗动,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蜀军南征、兵指南中的消息,以及交州士家可能存在的异动,最终还是通过暗卫和留赞的渠道,摆在了建业吴公宫的御案之上。
陈暮看着情报,眉头微蹙。他看向庞统和徐庶:“孔明果然不甘寂寞。趁我应对江北、内政事务之际,把手伸向了南中。其志不小啊。”
庞统分析道:“主公,诸葛亮取南中,一为稳固后方,二为获取资源以充北伐。其目前应无意,亦无力与我直接冲突于交州。然,若让其彻底平定南中,则我交州侧翼必受威胁。士燮年老,其子士徽,据闻颇有异志,若与蜀暗通款曲,则交州危矣。”
徐庶补充道:“交州虽僻远,然乃我大吴后方,更有海上通道之利,绝不可失。如今之势,我大军主力被牵制于江北、丹阳,难以抽调重兵南下。需以智取,而非力敌。”
陈暮沉吟片刻,手指在地图上南中的位置划过:“诸葛亮想速定南中,孤偏不让他如愿。”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下达指令:
“一,密令留赞,加强苍梧防务,严密监控交州士家动向,尤其是士徽及其党羽。可适当展示肌肉,进行小规模演武,震慑其心。”
“二,令暗卫设法接触南中尚未被蜀军征服的蛮酋,如雍闿、高定等。可许以钱粮、军械,甚至虚封官爵,鼓动其抵抗蜀军,拖延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步伐。”
“三,以孤之名义,修书一封与士燮。信中关切其身体,重申朝廷对其信任倚重,并提及近日边境不宁,望其谨守疆土,忠于王事。言语需温和,但敲打之意,要点到。”
“四,加快海上商路开拓。令霍峻、朱桓,加大对交州以南林邑、扶南等国的贸易与联络,若能建立盟好,或开辟新的补给基地,则即便交州有变,我亦不至于完全被动。”
这一系列举措,既有对内的震慑,也有对外的分化瓦解,更有长远的战略布局,显示出陈暮应对复杂地缘政治博弈的老练。
“主公此策甚妙。”庞统赞道,“扶持蛮酋以掣肘蜀军,敲打士家以安定交州,开拓海路以谋长远。如此,可保南疆无虞,至少,可为我大军主力解决江北、中原问题,赢得时间。”
徐庶也道:“诸葛亮欲稳南中,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等应对得当,南疆烽烟,暂时烧不到我江东腹地。”
陈暮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北方。他知道,真正的决战舞台,依旧在中原,在淮水两岸。南疆的纷扰,不过是大局下的涟漪。他必须尽快稳定内部,积蓄足够的力量,迎接与曹魏的最终对决。而西蜀的诸葛亮,同样是他未来必须面对的强劲对手。天下的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了。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