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番话一出,席间顿时一静。一些荆南本土出身的将领脸上露出愤慨之色,显然平日也没少受蜀军的气。而另一些较为持重的官员,则微微蹙眉。
赵云抬手虚按,平和地道:“文长息怒。吴蜀盟好乃大局,些微挑衅,不必过于计较,以免落入他人圈套。”
“大局?”魏延嘴角扯出一丝不屑,“子龙将军,守土之责,亦是大局!一味忍让,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我观李严,色厉内荏之徒耳!若不予以迎头痛击,其必以为我江东可欺!明日,我便亲率兵马,前往边境巡狩,倒要看看,那李严敢奈我何!”
“都督,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新任长史急忙劝谏。
“本督意已决!”魏延大手一挥,打断了他,目光灼灼看向赵云,“子龙将军以为如何?”
赵云沉默了片刻,看着魏延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心知这位新都督立功心切,绝非言语所能劝服。他缓缓道:“文长既为西线都督,军事调度,自有决断之权。只是,还请务必谨慎,把握分寸,勿使事态扩大。”
“将军放心!”魏延见赵云未强行阻拦,心中一定,豪气顿生,“延自有分寸,绝不会给蜀人口实!”
宴席的气氛,因魏延这番强势表态,变得有些异样。支持者觉得新都督雷厉风行,带来了新的气象;担忧者则预感,西线的平静,恐怕要被打破了。
陈砥坐在席末,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低声问身旁的赵云部将:“赵将军,魏都督如此……不会出事吧?”
那部将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公子,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只怕……这荆州,要起风了。”
汉中,丞相府。
最新的情报被迅速送到诸葛亮手中。他展开细看,上面详细记录了魏延抵达江陵后的言行,特别是其在接风宴上强硬表态,以及次日便亲自率军前往边境“巡狩”的情况。
马良侍立一旁,见状问道:“丞相,魏延果然如您所料,新官上任,急于立威。李严将军那边,按计划稍作接触便后撤,魏延气焰更盛,已连续数日派兵逼近我方哨卡,言语挑衅。”
诸葛亮羽扇轻摇,脸上不见喜怒,只有洞悉一切的澹然:“甚好。让李严继续示弱,边境哨卡可再后撤五里。巡逻队若遇魏延本部兵马,避其锋芒。若遇荆南其他部队,则可稍作对峙,显出我军内部步调不一之象。”
“丞相是要进一步骄纵魏延,诱其深入?”
“非仅如此。”诸葛亮目光深邃,“魏延骄狂,而赵云,素来沉稳,顾全大局。二人一急一缓,一刚一柔,共处一城,时日稍长,岂能无隙?我要让魏延认为,赵云及其部属怯战、保守,阻碍他建功立业。更要让江东朝堂看到,陈暮调魏延西进,非但未能稳固边防,反而激化了内部矛盾,引来了边患。”
他走到棋枰前,拈起一枚黑子,轻轻落在枰上一角:“此为一石二鸟。既纵容魏延,使其成为吴国西线的麻烦,又可离间其与赵云,动摇荆南根基。待其内耗一起,便是我军的机会。”
马良恍然,敬佩道:“丞相妙算。只是……若魏延真的不顾一切,大举进攻……”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指向舆图上荆州北部的一片山区:“李严虽非顶尖帅才,然据险而守,兵力充足,挡住一个急躁的魏延,绰绰有余。况且……”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绝对的自信:“我已在房陵、上庸一带,密令邓芝增兵。若魏延敢倾巢而出,威胁夷陵,我便让他有来无回!届时,倒要看看陈明远,是救,还是不救?救,则江北空虚,曹魏必动;不救,则荆南易主,西线崩盘。”
他目光重新回到棋枰,仿佛眼前的黑白子,便是那天下大势,荆襄风云。
“告诉李严,戏要做足。让魏延这头猛虎,先好好在西线撒个欢吧。”
魏延在西线的动向,以及蜀军“反常”的退让,通过不同渠道,很快传回了建业。
陈暮看着监察御史送来的密报,以及赵云例行公事般汇报“魏都督巡边,蜀军避让,边境暂安”的奏章,眉头再次拧紧。
“这个魏文长!”他将奏章掷于桉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恼火,“孤让他去镇守西线,是让他持重,让他与子龙合力稳固边防!他倒好,上任伊始便大张旗鼓,挑衅蜀军!他莫非真以为李严是泥捏的不成?还是觉得诸葛孔明会坐视不理?”
庞统与徐庶再次被召入宫中。
庞统捋着虬髯,沉吟道:“主公,此亦在预料之中。魏延性情如此,骤得大权,必求表现。蜀军退让,看似怯懦,实乃诸葛亮的骄兵之计,其心叵测。眼下之局,需立即申饬魏延,严令其谨守边界,不得生事!”
徐庶却道:“主公,申饬固然需要。然魏延新晋,气势正盛,若措辞过于严厉,恐适得其反,激其逆反之心。不若由子龙将军私下规劝,同时,主公可发一道温和旨意,肯定其巡边辛劳,重申盟好之重,望其以大局为重,徐徐图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