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延奇袭下蔡,俘满伟,焚粮草,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不平静的淮北局势中,激起了千层浪。消息传开,淮水以北,自汝阴至寿春(魏占)广阔地域内的魏军守备部队,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满宠在汝阴城中,面对族子被俘、后勤受损、士气低迷的烂摊子,又惊又怒,却又不得不强自镇定。他深知,此刻若处置失当,恐引发全线动摇。
“将军,满伟被擒,下蔡被焚,吴军气焰嚣张!末将愿率本部兵马,渡河寻魏延决战,救回满将军!”麾下猛将州泰愤然请战。
“不可!”满宠断然否决,脸色阴沉,“魏延正欲激我出战,岂能中其圈套?淮水之利已失,野战更非其敌手。此刻出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强压怒火,迅速做出部署:
第一,严密封锁下蔡失利的具体细节,尤其淡化满伟被俘的影响,对外只宣称粮草据点遭吴军流窜小队破坏,已将其击退,以避免恐慌蔓延。
第二,紧急收缩兵力,放弃一些过于突出、难以防守的小型据点,将力量集中于汝阴、慎县、山桑等几个核心城池,深沟高垒,储备粮草,准备长期固守。
第三,再次以八百里加急向许都求援,措辞极其恳切甚至悲凉,详陈吴军之凶悍、淮南防线之危殆,直言若无强援,恐淮北不保,则许都东南门户洞开!
第四,暗中派遣细作,携带重金,潜入江东,散布流言,意图离间魏延与陈暮,或夸大魏延功高震主,或渲染其与陆逊、邓艾等人的矛盾。
然而,满宠的稳守策略,并未能完全遏制局势的恶化。魏延利用淮水控制权,不断派遣小股部队,甚至扶持淮北当地的坞堡武装、土匪流寇,持续袭扰魏军粮道,打击其地方行政体系。一些原本就摇摆不定的淮北豪强,见魏军势衰,吴军锋锐,开始暗中与吴军联络,输诚纳款。淮北大地,虽无大战,却处处烽烟,魏国的统治根基正在被一点点侵蚀。
与此同时,魏延并未因小胜而沾沾自喜。他在成德大营,对着地图,目光投向了更北方。
“满宠缩回乌龟壳里,一时难下。然淮北之地,岂止汝阴几座孤城?”魏延对邓艾及众将道,“颍水、涡水沿岸,尚有诸多城池坞堡。尤其是蕲县,地处涡水之滨,乃北上谯郡之要冲。若能取之,则可将我军兵锋直接抵近曹操故里!其震动,远胜十个下蔡!”
邓艾沉吟道:“蕲……蕲县城坚,守将石韬,乃满宠心腹,颇……颇知兵。强攻不易。”
“强攻自然不行。”魏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然则可智取。听闻石韬此人,虽有能力,却性狭多疑,与周边豪强不睦。或许……可从此处着手。”
一场针对蕲县的谋战,在魏延的授意下,悄然展开。淮北的争夺,从明面的军事对抗,逐渐转向了更为复杂、也更为致命的谋略与人心争夺。
东鯷岛在马谡的精心治理下,气象日新月异,已远非昔日荒岛可比。
简易的港口城镇初具规模,被陈暮亲自赐名为“望海镇”。街道虽简陋,却规划整齐,分区明确。屯田区禾苗青青,盐场白花花一片,工坊里叮当之声不绝。吸引来的流民已逾千数,他们在此垦殖、捕鱼、煮盐、务工,虽生活清苦,却免于战乱与苛政,脸上渐有生气。马谡甚至设立了简单的市集,允许军民以物易物,偶尔还有来自江东或北方沿海的走私商船在此停靠,带来一些稀缺货物,带走海盐和情报。
这一日,一艘来自江东的官方补给船队抵达望海镇,不仅带来了急需的物资,更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卫温,一位精通航海、曾多次奉命出海探寻夷洲(台湾)、亶洲的江东老水师校尉。
周泰、文聘、马谡热情接待了卫温。
“卫校尉远来辛苦!可是主公有新的旨意?”文聘问道。
卫温拱手道:“二位将军,马参军。主公与庞军师对东鯷……哦,望海镇之发展,甚为欣喜。特命在下前来,一则补充军资,二则,亦是考察此地情形,以备将来。”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不瞒诸位,主公与军师,对海外之事,兴趣日浓。尤其听闻马参军在此招抚流散,经营海盐,成效卓着,更是意动。或有以此为基础,探索更远海域,甚至……重开通往夷洲、亶洲航路之想。”
马谡闻言,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夷洲、亶洲……谡亦久闻其名。若能打通航路,不仅可扬国威于海外,更可获新的土地、人口、物产,其利无穷!望海镇,正可为前进基地!”
周泰大手一拍:“太好了!老是盯着北边那点地方也腻味,能去更远的海上闯荡,那才痛快!”
文聘相对谨慎:“探索海外,固然是好事。然眼下,首要目标仍是牵制徐州魏军。且海外航行,风险莫测,需从长计议。”
马谡点头:“文将军所言极是。当下,仍以巩固望海镇,加强对北岸袭扰为主。然探索之事,亦可并行不悖。卫校尉可先以此地为依托,训练熟悉远海航行之水手,修缮适合远航之船只,搜集海流、季风、星象资料。待时机成熟,便可扬帆远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