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安全部最深处的数字取证实验室,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一座信息的堡垒。厚重的物理隔断墙内嵌着铅层和电磁屏蔽材料,独立的供能系统,与外部网络完全物理隔绝的封闭环境。空气里只有服务器集群低沉恒定的嗡鸣,以及冷却系统循环液流动的细微声响。
中央主屏幕上,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解析着从“手术刀”小队带回的存储设备中提取出的原始数据流。这些数据被层层加密,结构古怪,仿佛并非为人类逻辑设计。负责主导分析的是内务部首席技术专家周明,一位年约四十,头发已略显稀疏,眼神却锐利如鹰的男人。他身边站着林峻和苏雨晴,两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加密方式前所未见,”周明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指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如同天书般的代码,“不是已知的任何一种对称或非对称算法。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非线性混沌系统的动态密钥。我们尝试了超过一万种破解策略,进展微乎其微。”
“需要多久?”林峻问道,声音有些沙哑。时间不等人,李琟和他的同伙随时可能转移或销毁更多证据。
“无法估计。”周明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挫败感,“如果按部就班地暴力破解,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久。而且,数据本身似乎还带有某种……自毁机制,我们的强行解析尝试已经触发了三次警报,差点导致数据区块永久锁死。”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加密通讯灯闪烁起来,一个经过高度加密和伪装的信息源请求接入。周明看向林峻,林峻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信号来自哪里。
通讯建立,顾铭生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实验室中,依旧是那副苍白、平静,仿佛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样子。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我收到了数据样本。加密方式与巴别塔末期某些绝密项目的‘黑匣’协议有百分之八十七的相似度,但结构更复杂,迭代次数更高。”
“有破解方法吗?”林峻立刻追问。
“常规方法无效。”顾铭生的话语冰冷而直接,“但‘黑匣’协议有一个设计上的后门,或者说……特征。它并非完全排斥外部访问,而是需要一把特定的‘钥匙’。这把‘钥匙’并非固定的密码,而是一段能够与加密核心产生共振的……特定信息模式。”
“特定信息模式?”苏雨晴疑惑地重复。
“可以理解为一段特殊的‘旋律’,或者一个复杂的‘指纹’。”顾铭生解释道,“只有输入正确的‘旋律’,‘黑匣’才会自动解锁。强行破译,只会导致其自我湮灭。”
“我们哪里去找这段‘旋律’?”周明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顾铭生的目光投向主屏幕上那缓慢滚动的、无法理解的数据流,眼神变得有些空洞,仿佛在回忆什么。“‘普罗米修斯之火’……这个项目的核心,在于对潜意识和非线性思维的干预。其加密方式,很可能也借鉴了类似的原理。钥匙……或许就藏在那些被他们视为‘失败品’或‘副作用’的数据里。”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愕然的建议:“我需要接入实验室的封闭网络,直接与数据流进行……交互。”
“这太危险了!”周明立刻反对,“数据流本身就不稳定,带有未知风险!而且,让你直接接入我们的核心取证系统……”
“这是目前唯一可能快速破解的方法。”顾铭生打断他,语气没有任何起伏,“我对巴别塔的底层逻辑和这种非线性加密方式的理解,超过你们任何人。而且,我有‘深潜者’的部分权限,可以在外围构建一个隔离缓冲区,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林峻和苏雨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挣扎。让顾铭生——这个前巴别塔的核心建筑师,一个意识曾被清洗、动机依旧存疑的人——直接接触如此关键的证据,风险巨大。但如果无法破解数据,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需要多久?”林峻再次问出了这个问题,但对象变成了顾铭生。
“不确定。可能几分钟,可能几小时,也可能……永远找不到那把‘钥匙’。”顾铭生回答。
林峻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周主任,给他开一个最高权限的隔离沙盒环境。顾顾问,由你主导破解。苏主任,你和我在这里全程监督。”
命令下达,实验室立刻忙碌起来。周明虽然不满,但还是严格执行,为顾铭生开辟了一个独立的、与主系统物理隔离但可以单向读取原始数据流的虚拟工作空间。
顾铭生的影像消失在主通讯界面,转而出现在那个隔离沙盒的窗口中。只见他的虚拟形象悬浮在浩瀚如烟的数据星海前,双手在虚空中快速划动,引动着那些冰冷的数据流如同拥有生命般环绕、组合、分离。他的眼神专注得可怕,仿佛整个灵魂都沉浸在了那片由0和1构成的宇宙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罪裁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罪裁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