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信号切断的瞬间,山呼海啸般的声浪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掐断。
舞台灯光熄灭,只余安全通道幽绿的微光,映照着空旷舞台上独自站立的许昊。
巨大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四肢百骸,耳中仍轰鸣着数万人合唱的余响。
他缓缓走到舞台边缘坐下,看着工作人员像工蚁般开始拆卸这个刚刚创造奇迹的场地。
一种成功的虚脱感包裹着他。
现场导演兴奋地跑来,脸上洋溢着破纪录的狂喜,语无伦次地说着收视奇迹。
许昊只是疲惫地点点头,此刻他更需要一杯水和绝对的安静。
回到休息室,手机已被潮水般的来电和短信淹没。
他直接关机,世界瞬间清净。
卸去妆容,换上便服,镜中的年轻人眼神复杂,喜悦、释然与审慎交织。
在安保人员簇拥下走向停车场,侧门外仍聚集着数百名最痴心的守候者。
闪光灯亮如白昼,尖叫与呼喊几乎要撕裂夜空。
许昊停下脚步,向那片炽热的忠诚深深鞠躬,引来更疯狂的回应。
他努力看清那一张张激动的脸庞,将这最直接的“民意”刻入心中。
坐进车内,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成都的夜景在车窗外流淌,霓虹闪烁,万家灯火。
他想到了谭维维后台告别时眼中闪烁的、受宠若惊又充满不确定的光芒,那根即兴抛出的橄榄枝,已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
他也想到《有没有人告诉你》引发的深切共鸣,以及《成都》与这座城市的永久绑定。
成功的喜悦渐渐沉淀为具体的思量。
回到酒店套房,真正的寂静降临。
他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沉睡的城市。
打开手机,赵丽蓉的信息简洁有力:
“震撼,完美。先休息,一切明日再议。为你骄傲。”
短短数字,让他心定。
他回复“好”,
随即拨通北京助理的电话,声音疲惫却清晰:
“监控所有平台对新歌和谭维维合作的反馈,明天我要核心要点。”
“演唱会母带立刻拿到,找最好的团队精编。”
“所有商业邀约暂缓,一律回复需评估。”
“最重要,尽快草拟一份创新型音乐人合作方案,特别是针对谭维维这种有人气,有实力的,思路要突破传统。”
指令明确,思路缜密,完全不像刚刚经历身心极致燃烧的艺人。
挂了电话,排山倒海的困意终于袭来。
但他深知,身体的疲惫可恢复,而由这场演唱会掀起的产业巨浪,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
与此同时,虚拟世界已先于现实彻底沸腾。
网络空间被彻底“许昊”化。
天涯论坛、贴吧被“神级现场”、“王炸合作”的帖子刷屏,直播讨论楼以秒速刷新。
技术党逐帧分析唱功,歌词党深度解读新歌,称《有没有人告诉你》为“游子圣经”,《成都》是“城市情书”。
许昊与谭维维的《青藏高原》被奉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合作,热度甚至一度超越主角。
私人博客上,乐评人连夜撰稿,惊呼许昊扭转了流行音乐审美方向,其作品证明情感共鸣远比炫技重要,与谭维维的互动更展现了超越竞争的格局。
QQ群、MSN对话窗口疯狂闪烁,模糊的手机视频片段与激动的心情被无数次分享、讨论。
传统媒体连夜动员。
报纸头版撤稿换上新标题:《许昊引爆成都,数万歌迷彻夜不归》《超女舞台变天,个人演唱会创纪录》《一曲定情,许昊成成都新名片》。
记者们四处出击,试图挖掘更多幕后。
电视屏幕同步发酵。
深夜娱乐新闻插播现场盛况,次日早间新闻无一例外地将此作为文化头条。
许昊接受欢呼与场外人海的画面,传入千家万户。
数据冰冷而残酷地彰显着统治力:直播收视率峰值创下年度纪录,市场份额高达恐怖的29.8%,意味着全国三分之一开着的电视机都在播放他的演唱会。
网络平台访问量激增,服务器一度告急。
这场风暴同样猛烈撞击着娱乐圈的固有壁垒。
各大唱片公司老板深夜紧急会议,评估“昊天传媒”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
许昊模式——原创内容、独立厂牌、事件营销——颠覆了传统造星流水线,令他们既感威胁,又不得不反思。
音乐制作人们则在讨论创作的另一种可能:《有没有人告诉你》的简单真挚,《成都》的地域情怀与流行旋律的成功嫁接,证明了真诚朴素的情感本身极具磅礴力量。
演出商和品牌方的电话线路陷入忙碌。前者挥舞支票寻求巡演合约,后者重新评估许昊的商业价值:其粉丝画像优质,自身形象才华横溢、格调正面,是理想的代言人。
《超级女声》节目组成为最大赢家之一。
总导演虽享殊荣,内心明镜似的清楚,一切核心源于许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