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福在家这些天对于自家二哥的厨艺那可真是赞不绝口,
各种蒸炸炖煮炒,才几天功夫,江德福摸着自己粗了一圈的腰,都怀疑皮带是不是偷偷缩水了。
可这菜香实在勾人魂魄,比部队里的大锅饭好吃了八百倍,根本管不住嘴!
要说江德荣为啥有这样的厨艺?
全拜妹妹江德花所赐。
这几年他做菜的时候都是江德花坐在灶台边一步步指导的。
谁让他之前做的饭比猪食还难吃?
江德花只喜欢吃,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不愿意亲自动手,所以家里这些年一直都是江德荣做饭。
早些年,江德荣只会煮个苞米碴子粥、蒸窝头,那味道村里的老黄狗闻了都摇头,连腌咸菜都是桂花婶子看不下去教的。
直到有次江德花做了顿饭,江德荣一尝,才知道原来做饭还有这么多讲究。
从那以后,江德花就常坐在灶台边,一边指点一边监督,不得不说,江德荣是个十分有耐心的人,对这个从小没得过爹娘疼爱的妹妹那是打心眼里心疼。
他们兄弟仨小时候好歹都是爹娘膝下长大的,只有这个小妹,出生没多久爹娘就没了,以前也没人教他,天天吃着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既然现在有条件了,他十分愿意给妹妹做好吃的。
他妹这小身板哟,也不知道啥时候能长高点?
江德花不知道自家二哥的内心想法,不过教做饭她可是认真的,这不时间一长,江德荣的厨艺就练出来了。
农村日子不好过,光靠地里收成绝对能饿死人。
不过村里的人也有办法,村子附近有花山和齐王山,村里的人偶尔也能打些野味,
而且这边自南到北河流也多,比如沂河、淄河、孝妇河等,还有黄河、小清河等过境河流,所以淡水资源特别丰富,河里又盛产鱼虾,只要勤快点,还真饿不死,只是现在的人不舍得放油,所以做出来味道真算不上好吃,不过能吃饱也没谁会嫌弃就是了。
尤其村里人从地主家‘分’到东西后,家家户户的伙食更是好了不少,尤其是江家,江德花原本就隔三岔五去山里抓点野鸡野兔回来打打牙祭,自从手里有钱,家里的大米白面就没有断过。
好在左右邻居隔得远,不然这见天的荤腥,准能引来不少眼红的目光。
送走江德福,江家又恢复了平静,距离秋收也没多久了。
江德花准备过了秋收就带着江德荣去市里。
他们这里地处平原,主要种植的是小麦大豆和玉米,这边的人几乎都是以吃面食为主,可这个年头,普通老百姓也没谁家天天吃白面的,一说白面起都是说:“那是地主老财才有的日子”。
农村就没有多少买粮食的意识,大部分都是自己地里的产出,几乎都是粗粮,玉米也是混合玉米杆一起打碎了吃,十分喇嗓子。
要是光他们兄妹俩吃的好,时间长了谁都不是傻子,迟早出事,可她也不想天天吃糠咽菜呀!
离开老家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她现在已经16了,就算推了张家,明天可能还有王家,刘家。
按照这边农村的习俗,15、16岁嫁人的姑娘比比皆是,婚姻法才刚实施,可农村根本就没有普及。
都是早早的结婚生子,她不是看不起农民,而是现在的农村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村里连点煤油灯的人家都不多。
家家都是早上天不亮就起来下地干活,然后下午5、6点就吃完饭睡觉了。
这作息,健康的不得了!
只是村里大娘婶子们的嘴特别碎,谁家的鸡不下蛋了都知道,谁家婆媳闹矛盾大家也是一清二楚,江德花只要往村口大槐树一坐,那真是什么瓜都能吃到。
他们村里还有不少丈夫打婆娘的,偏偏大家还都习以为常,就这样的风气,说真的,要是出不了农村,她是绝不会考虑结婚。
可要是一直不结婚,村里面的人肯定会对她指指点点。
那得多烦人?
思来想去,还是早点去城里的好。
前两年不进城,一方面是城里特别混乱,她自己也没有什么自保能力,虽然有身手,但是城里特W也多,人家手上都有Qiang,她可不会觉得自己有系统就万事大吉了。
再一个二哥江德荣的嗓子也没有治好,所以就一直窝在村里猥琐发育,现在外面也没有之前那么乱了,她才想带着江德荣往城里跑。
否则再过几年,等城镇户口制度一完善,再想进城可就难了。
家里几兄妹,其实江德荣跟她感情最深,对她照顾也最多,她自然希望带着便宜二哥一起过好日子。
于是次日一早,兄妹俩在院里打完一套拳,她就跟江德荣说:“二哥,我今天去市里,家里有没有要买的?”
“哦,要不二哥跟你一块去?”
“不用,我就是去办点事,中午应该回不来,晚饭前肯定能回来。”
“哦,那你注意安全,家里洋火快没有了,带两盒回来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我自有精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综影:我自有精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