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上广省的土地,就撞上了台风天。
空气中裹着黏腻的湿热,密不透风地缠上来,闷得人喘不过气。狂风卷着路边的树枝剧烈地左右抽打,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只听这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的妖怪要隆重登场了。
风声还没停,雨便急急忙忙落了下来。
淅淅沥沥的雨丝转眼织成雨帘,很快就将整条街道浇得透湿,空气里漫开泥土混着草木的清润气息,倒给这风雨交加的天地添了几分鲜活的生机。
憋闷感一下子被冲散,空气里浮着清凌凌的凉意,江德华拖着行李箱快步走进了提前订好的涉外宾馆。
推开玻璃门,熟悉的大厅映入眼帘,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前台小姐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一看到她立刻笑容满面地打招呼,比起其他招待所,这里的环境确实要好上太多。
苏文渊将各项事宜安排妥当后,留了人在工地上盯着,便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估计没个把月是回不来的。
工地上的事不需要她操心,江德华难得清闲下来,便决定在广省多逗留几日。
打电话回港城,信号都有些断断续续,话筒那边传来郑浩天闷闷的声音,“知道了,你那边雨也不小吧?台风天千万别出门,等雨停了水退了再回来,不急这两天。”这几天天气确实不好,他也就没催着让她立刻回去。
望着窗玻璃上蜿蜒的雨痕,她应道:“我在宾馆待得好好的,就是这信号太差了,你那边没受影响吧?”
“没事,就是这边风刮得紧,树倒了不少,我这两天都在家里没出门。” 郑浩天的声音顿了顿,又添了句,“你一个人在外面,吃饭别随便对付,听见没?晚上睡觉前记得把门窗关好,天晴了就赶紧回来。”
“知道了,还没老就这么啰嗦了。”
“....”
每天清晨,她会伴着雨声在宾馆附近的公园散步,看雨水打在荷叶上滚落成珠;午后则泡在茶馆里,听南腔北调的人们谈论着生意与生活,感受着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蓬勃生机。
四天后,天终于彻底放晴了。
连续多日的阴雨被正午的阳光彻底驱散,湿热的空气里少了黏腻的水汽,
江德华特意早起收拾了行李,看着窗外洒进房间的金色阳光,连带着心情都轻快了许多 —— 这样的好天气,正好适合动身回家。
退了房走出宾馆,阳光晒在皮肤上微微发烫,路边的榕树经过雨水冲刷,叶片绿得发亮,蝉鸣声在枝叶间此起彼伏,眼看着是要一天天热起来了。
她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关口,车窗外的街景飞速倒退,昨日还湿漉漉的街道已泛起干爽的光泽,早点摊的白烟袅袅升起,骑着自行车的人们穿梭在晨光里,整座城市都透着雨后复苏的鲜活气息。
刚到关口入口,就被眼前的热闹景象惊了一下。
潮湿温热的风裹挟着人声扑面而来,关口的人流比起以前多了好几倍,拖着行李箱的旅客摩肩接踵,通关通道前早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龙。
有操着港城口音的商人正低头核对文件,有背着蛇皮袋的内地务工者紧张地攥着通行证,还有带着孩子的家庭在队伍里轻声哄劝,各种乡音与粤语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嘈杂又鲜活的声浪。
也是,毕竟现在回内地比以前要方便许多,连街边的指示牌都添了简体字标注。
不过是一个关口的距离,两边的景象却是截然不同 —— 关口内是灰扑扑的黛墙灰瓦,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关口外的港城却已经是高楼林立,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流如织,勾勒出一幅充满现代气息的繁华画卷。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她忍不住眯了眯眼。
刚拿出墨镜准备戴上,就看到郑浩天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老远就听到他助理 Daniel清亮的喊声:“嫂子,这里这里!”
她笑着挥挥手,拖着行李箱在人群中穿梭,刚走两步,Daniel 已经快步迎上来接过箱子,熟稔地说:“嫂子一路辛苦,郑先生等您好久了。”
郑浩天这时也从车上下来,一身剪裁合体的浅灰西装衬得他愈发挺拔。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张美云面前,自然地接过她肩上的挎包,顺势牵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手腕上的细汗:“路上累不累?内地那边饭菜是不是不合口味?我看你都瘦了一圈。”
“哪有那么夸张,” 张美云回握住他的手,指尖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因为排队而积攒的那点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老家的海鱼可新鲜了,顿顿都有海鲜吃。我感觉自己都快长胖了,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接我?公司不忙吗?”
“你还说,” 郑浩天捏了捏她的手心,语气带着点佯装的委屈,指腹轻轻刮过她的手背,“都快两个月才回来,电话也不见你多打两个。再不来接你,怕是要在老家认祖归宗,把我们父女俩忘得一干二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影:我自有精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综影:我自有精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