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演武场边,看着弟子们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慢慢找到节奏,心里松了口气。改革最难的不是制定方案,而是推行下去,改变大家固有的观念。现在看来,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林长老,”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掌钵龙头方鹤鸣。他手里拿着一个酒葫芦,慢悠悠地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没想到你真能镇住这些刺头。”
“方师伯,您怎么来了?”我迎上去。
方鹤鸣喝了口酒,指了指演武场:“我听说你搞了个‘破蒙军’,还弄了些新花样,过来看看。不错不错,比我想象中强多了。”
“还是弟子们肯配合。”我谦虚道,“不过也有不少人觉得违背传统,后续推行怕是还有阻力。”
“阻力肯定会有。”方鹤鸣点点头,眼神变得严肃,“丐帮里那些老顽固,一辈子守着老规矩,哪那么容易改变?前几天还有几个长老找我,说你‘崇洋媚外’,把丐帮变成了军营,丢了丐帮的根。”
“那您怎么说?”我问道。
方鹤鸣笑了笑:“我跟他们说,丐帮的根不是‘自由自在’,而是‘活下去’。要是蒙古军打过来,丐帮都没了,还谈什么根?再说了,你这法子能增强实力,能打蒙古人,有什么不好?”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耶律帮主也很支持你,让我告诉你,放手去做,不管遇到什么阻力,丐帮总部都站在你这边。”
有了方鹤鸣和耶律帮主的支持,我心里更有底了。我看向演武场,王虎他们小队已经能熟练地完成“三角进攻”的动作,赵小乙的小队也在练习防守配合,虽然还很生疏,但进步明显。
“对了,林长老,”方鹤鸣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你让情报堂收集的蒙古军战术资料,刚送过来的。”
我接过信,打开一看,里面详细记录了蒙古军的编制、战术特点,还有他们常用的阵型。蒙古军以骑兵为主,擅长迂回包抄、长途奔袭,步兵则多用于攻城和牵制,战术灵活,冲击力强。
“多谢方师伯。”我把信收好,“有了这些资料,我就能针对性地调整训练方案了。蒙古军擅长骑兵,咱们就练反骑兵战术;他们擅长迂回,咱们就练防御阵型,让他们无机可乘。”
方鹤鸣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过,光靠这些还不够。蒙古军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咱们丐帮弟子大多用棍子、斧头,远程攻击是短板。你得想个办法弥补一下。”
“我已经让人去打造一批改良过的弩箭了。”我说道,“普通的弩箭射程太近,我根据现代的力学原理,调整了弩的结构,增加了射程和威力,应该能对付蒙古骑兵。”
“现代的力学原理?”方鹤鸣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又是你那个‘未来知识’?”
“是。”我笑了笑,“这些知识在对付蒙古军的时候,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方鹤鸣叹了口气:“真不知道你这个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不过也好,有你在,丐帮或许真能在这场乱世中闯出一条生路。”
我们站在演武场边,看着弟子们训练的身影,聊着丐帮的未来。方鹤鸣告诉我,除了“破蒙军”,丐帮学堂也办得有声有色,不少弟子都报名参加了,不仅学算术、识字,还学卫生知识,以前常见的痢疾、外伤感染,现在都少了很多。
“你推行的这些改革,看着不起眼,其实都是在给丐帮打基础。”方鹤鸣说道,“以前丐帮弟子大多是文盲,连帮规都认不全,现在学了文化,不仅能更好地执行命令,还能看懂情报、账目,以后管理分舵也方便多了。”
我深有同感。现代社会讲究“科教兴国”,放在古代也一样。丐帮要想发展壮大,不能只靠武力,还得有文化、有制度。只有弟子们的素质提高了,丐帮才能真正成为抗蒙的重要力量。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午时到了。弟子们停下训练,排队去吃饭。王虎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林长老,您这法子太管用了!我刚才跟李三他们配合,感觉比以前一个人能打十个!”
“才练了一上午就飘了?”我瞪了他一眼,“下午还要练体能,绕着襄阳城跑两圈,要是跑不动,照样按帮规处置!”
王虎嘿嘿一笑:“跑两圈算啥?别说两圈,五圈我也能跑下来!只要能打蒙古人,再苦再累我都认!”
看着他充满干劲的样子,我心里很欣慰。这些弟子虽然文化不高,但都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怀,知道蒙古军的残暴,也明白守护襄阳的意义。只要好好引导,他们一定能成为“破蒙军”的中坚力量。
下午的体能训练,比上午更苦。绕着襄阳城跑两圈,足足有二十多里地,不少弟子跑到一半就气喘吁吁,想要放弃。我骑着马跟在后面,不断地鼓励他们:“想想襄阳城里的百姓,想想被蒙古军杀害的同胞,这点苦算什么?要是现在跑不动,以后上了战场,就是死路一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丐帮神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