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办?”弟子们都急了。
“等。”我语气坚定地说,“等入宫那天,见机行事。皇宫里守卫森严,他们肯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动手,必然会用伪装的身份潜入。到时候,我的‘辨伪’技能就能派上用场,只要他们靠近时空锚点,我一定能识破他们的伪装。”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入宫的日子到了。徐清派来的人早早地就到了客栈,给我带来了一身干净的锦袍,让我换上,说是入宫面圣,不能穿得太寒酸。我看着那件绣着暗纹的锦袍,心里挺别扭的——我还是习惯穿丐帮的布衣,自在。但转念一想,这是在别人的地盘,总得遵守人家的规矩,便勉强换上了。
跟着来人穿过一道道宫门,我心里不由得感慨,南宋的皇宫真是气派。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透着皇家的威严。路上遇到的宫女、太监,都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路,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让我更加觉得,生活在这种地方的皇帝,恐怕很难真正体会到底层百姓的疾苦,也很难理解北边蒙古铁骑带来的威胁。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座大殿前,殿门上写着“崇政殿”三个大字。徐清已经在殿外等候,见到我,他快步走上前来,低声道:“林长老,陛下已经在殿内等候了。记住,说话一定要谨言慎行,主和派的几位大臣也在里面,他们对你可是虎视眈眈。”
我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跟着徐清走进了大殿。
大殿里庄严肃穆,正上方坐着一个年轻的皇帝,想必就是宋理宗了。他穿着明黄色的龙袍,脸上带着一丝稚气,眼神却透着帝王的威严。两边站着十几个大臣,左边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为首,想必就是主和派的首领、宰相史弥远;右边则是以徐清为首的主战派大臣。
我按照规矩,跪下给宋理宗行了大礼:“草民林越,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宋理宗的声音不算洪亮,但很有穿透力,“早就听说丐帮有位林长老,年纪轻轻就立下了不少抗蒙大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陛下谬赞了。”我站起身,低着头,语气恭敬地说,“草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抗蒙护宋,是每个大宋子民的责任。”
“说得好!”徐清上前一步,朗声说道,“陛下,林长老率领丐帮弟子,多次协助官军抗击蒙古,襄阳保卫战更是立下奇功,保全了襄阳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这样的功臣,理应受到朝廷的嘉奖!”
史弥远冷哼一声,出列道:“陛下,臣不以为然。丐帮虽是江湖大派,但终究是草莽之辈,目无王法。如今丐帮势力日益壮大,拥兵自重,遍布各地,若不严加约束,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我心里冷笑,果然来了。这史弥远,分明就是怕丐帮势力太大,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又想讨好蒙古,所以才处处针对我们。
“史相此言差矣。”我抬起头,直视着史弥远,语气不卑不亢地说,“丐帮弟子皆是大宋子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深受皇恩。我们之所以习武练军,并非为了拥兵自重,而是为了抵御蒙古铁骑,保卫家园。襄阳之战,我们丐帮弟子死伤惨重,难道在史相眼里,这些都一文不值吗?”
史弥远脸色一沉:“你一个江湖草莽,也敢顶撞本相?简直无礼!”
“草民不敢顶撞史相,只是实话实说。”我接着说,“蒙古铁骑凶残无比,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前几日,草民收到情报,蒙古大汗窝阔台已经下令,集结大军,准备再次南侵。此时正是朝廷与江湖同心协力、共抗外敌之际,若内部猜忌不断,岂不是让蒙古人坐收渔翁之利?”
宋理宗皱了皱眉,显然是被我说动了。他看向史弥远,问道:“史相,林长老所言,可有此事?”
史弥远眼神闪烁,说道:“陛下,蒙古南侵之事,尚无确凿证据,想必是这丐帮弟子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夸大其词。再说,就算蒙古真的要南侵,有官军在,也轮不到这些江湖草莽插手。”
“史相好大的口气!”我忍不住反驳,“官军固然英勇,但蒙古大军来势汹汹,仅凭官军,恐怕难以抵挡。襄阳之战若不是丐帮弟子协助,恐怕早已城破人亡。江湖势力虽散,但只要团结起来,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草民此次入京,并非为了邀功请赏,而是想向陛下提议,朝廷与江湖势力联手,共同组建抗蒙大军,抵御外敌。”
“荒谬!”史弥远厉声喝道,“江湖势力鱼龙混杂,难以约束,若让他们参军,岂不是会扰乱军纪?此事绝不可行!”
两边大臣顿时争论起来,主战派支持我的提议,主和派则坚决反对,大殿里吵得不可开交。
宋理宗揉了揉太阳穴,显然是有些不耐烦了。他摆了摆手,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好了,此事容后再议。”他看向我,“林长老,听说你手中有一件丐帮的祖传信物,名为青铜丐钵,不知可否让朕一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丐帮神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