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她缓缓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在范林身上,已恢复了平时的深邃平静,但深处却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波澜。
“范林,”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这份策论……是你一夜之功?”
“回殿下,是范林结合平日所学,以及对此间局势的浅见,仓促写成,必有疏漏之处,请殿下斧正。”范林恭敬地回答。
女帝轻轻敲了敲桌面上的绢帛,语气听不出喜怒:“疏漏?本王看到的,是环环相扣的杀机,是算无遗策的狠辣。你对人心、对权力倾轧的洞察,不似你这个年纪该有。更难得的是,你能将古今案例信手拈来,融会贯通……你所说的那个‘海外’,都是教人这些的么?”
范林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关键问题,谨慎答道:“海外所学,博杂而重实证。历史、政体、人性、博弈,皆在研习之列。范林不过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前人的肩膀……”女帝咀嚼着这个词,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她话锋一转,忽然问道:“范林,依你之见,为君者,何以为重?”
这是考较,也是交心。范林精神一振,知道展示真正学识的时候到了。他略一沉吟,朗声道:“范林浅见,为君者,首重‘势’与‘术’。”
“哦?详解。”
“势者,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殿下据岐国而抗暴梁,保境安民,此乃顺天应人之‘大势’,故能得将士用命,百姓归心。术者,御下之道,权衡之术。殿下明赏罚,辨忠奸,知人善任,此乃治国之‘术’。然……”
他顿了顿,看向女帝,声音沉稳:“然,处此非常之世,行非常之事,有时亦需用非常之‘术’。如这策论中所言,对敌之阴谋,亦是为保全己身之‘大势’。只要心存黎民,目标为正,手段或可权变。此所谓……王道与霸道,兼而用之。”
他没有空谈仁义道德,而是直接点出了在乱世中生存和争霸的残酷现实,同时又强调了最终目的的重要性。这既符合女帝作为一方诸侯的身份,也展现了他务实的政治观。
女帝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看不出她是否赞同。她又问了几个关于权力制衡、人才选拔、乃至经济民生的具体问题,范林都凭借扎实的政治学基础和现代视角,给出了颇具新意又切合实际的回答。
虽然有些概念过于超前(比如他隐约提到的“舆论引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帝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她能感受到范林话语中那种系统的、成体系的思维模式,这与她所接触过的任何谋士、学者都截然不同。
不知不觉,君臣二人竟在书房内谈论了将近一个时辰。大部分时间是女帝问,范林答,但偶尔范林也会提出一些反问,引发女帝的深思。
当谈话告一段落时,窗外的阳光已经变得有些刺眼。
女帝看着范林,良久,缓缓开口道:“你的策论,本王会仔细斟酌。其中诸多细节,需与心腹重臣密议方可定夺。”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庭院中的苍松,背对着范林,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决断:“范林,从今日起,你暂领岐王府参军事一职,可阅览相关舆情邸报。关于梁国之事,你有任何想法,可直接向本王呈报。”
参军事!虽然只是个低级属官,但有了直接向女帝呈报的权力,并且允许接触机密情报!这意味着一—女帝,至少是初步信任了他!认可了他的能力!
范林心中狂喜,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深深一揖:“范林,谢殿下信任!定当竭尽全力,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女帝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下去吧。条陈留下。”
“是,殿下。”范林强压着激动,躬身退出了书房。
直到房门轻轻关上,女帝才缓缓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厚厚的绢帛上,眼神极其复杂。这个范林,来历成谜,行为跳脱,却身怀异宝,更拥有着堪称恐怖的谋略之才。用他,或许真能开创一番新局面;但若驾驭不当,恐生肘腋之患。
“海外……前人肩膀……”女帝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拂过绢帛上那些凌厉的字迹,“范林,你究竟能给这乱世,带来怎样的变数呢?”
阳光透过窗棂,将她的身影拉长,也照亮了案头那份可能将搅动天下风云的策论。范林的第一步,终于稳稳地迈了出去。而他的到来,似乎正将岐国,乃至整个天下的命运,引向一条未知的岔路。
喜欢开局砸晕李星云,不良人乱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砸晕李星云,不良人乱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