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漫过断墙,林风已盘坐于窝棚角落。
他闭目调息,体内气机平稳。
可就在神识沉入经脉的刹那,一股滞涩感自膻中穴悄然浮现。
如同细针游走,牵动识海微澜。
他并未睁眼,只是指尖微微一颤。
昨夜小石头练功的声响早已停歇,但他知道,那孩子仍在坚持。
而他自己,也必须面对更深层的问题——刀疤刘的记忆残渣并未完全消散。
偶尔在冥想时,会有一道血影掠过意识深处,带着暴虐与贪婪的低语。
这不是第一次。
自从吞噬人类气血后,这种异样便如影随形。
草药能短暂压制,却无法根除。
混沌熔炉虽能炼化能量,但对精神层面的污染束手无策。
若长期积累,终将动摇心志。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睁开眼。
目光落在墙角那堆药材上:茯苓、远志、丹参、酸枣仁……都是寻常之物。
张伯前些日子提过几次,说可安神定魄。
林风当时未在意,如今却不得不重新审视。
正当他伸手去取陶罐时,门外传来一声轻咳。
木杖点地的声音缓慢而稳。
接着是布鞋踏在碎石上的摩擦。
来人没有敲门,只是站在门外三步处,将一张泛黄纸片从门缝推了进来。
林风低头看去。
纸上墨迹斑驳,写着“清心散”三字。
下方列着几味药材与配比,火候标注细致。
末尾还有一行小字:“文火慢熬,忌急火猛攻。”
他抬眼望向门外。
张伯的身影已在巷口拐角,佝偻着背,拄杖缓行,仿佛只是路过,并未停留。
林风沉默片刻,将药方攥紧。
他知道,这张纸不只是药方。
这是老人对他状态的察觉,是无声的提醒,也是一种信任的交付。
他不再犹豫,立刻起身收拾工具。
陶罐洗净,清水注入,药材按比例投入。
他蹲在窝棚角落,一手控火,一手感知药性流转。
火焰由炭块燃起,温度渐升,药香随之弥漫。
但这不是普通的煎药。
当药力开始释放,林风悄然开启混沌熔炉,以极细微的吞噬之力探入药汤之中。
他并非要吸收药效,而是借这能力感知每一味药材的能量结构变化。
茯苓的静谧、远志的通达、丹参的温润,在高温下逐渐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
而在某一瞬,当火候恰好达到“文火持续半柱香”的节点时,整锅药气骤然凝实,仿佛完成了某种质变。
林风立即熄火。
药汁冷却后凝成褐色小丸,共得六粒。
他取其一,放入口中。
药丸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之意顺喉而下,直抵丹田。
随即,那股清凉如水般扩散,沿着经脉缓缓流淌,所过之处,滞涩尽消,连识海都为之一净。
更让他心头一震的是——当他尝试用吞噬之力反向炼化体内残余药效时,竟获得了一股异常精纯的能量流。
这股能量不含杂质,不带躁动,甚至比他直接吞噬单味草药所得还要纯粹。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炼制”本身,就是一次提纯过程。
而药方,则是一套天然的能量净化程序。
过去他依赖蛮力吞噬一切,靠意志硬抗副作用,效率低下且风险极高。
而现在,他找到了一条新路:以药辅吞,以炼代压。
他可以系统性地筛选药材,搭配配方,炼制成适合吞噬转化的药剂,既能压制精神污染,又能提升能量品质。
这才是可持续的进化路径。
林风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他终于明白,为何古代炼药师能在低资源环境下突破极限。
他们不是单纯服药,而是在构建属于自己的能量循环体系。
而这一体系,正契合他的混沌熔炉。
他取出木箱底层的一小包干粮和两株气血草,又撕下一块粗布,在上面写下几个字:“救命之恩,不敢言谢,唯愿长护此方之人。”
他唤来小石头。
少年刚结束晨练,额上满是汗水,掌心红肿未退,却站得笔直。
把这送去张伯那儿,亲手交给他,等他点头再回来。
小石头接过包裹,郑重点头,转身就走。
林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收回视线,重新坐下。
他拿出一本破旧册子,翻开空白页,提笔写下第一行字:“药吞体系·初录”。
下方列出今日试验记录:
药名:清心散
材料:茯苓三钱,远志二钱,丹参四钱,酸枣仁二钱,甘草一钱
火候:文火慢熬,时长约半个时辰
成品形态:褐色药丸,六粒
服用反馈:清凉感扩散至全身经脉,滞涩感消除,识海清明
吞噬反馈:反向炼化后获精纯能量流,强度约为直接吞噬单味药材的1.8倍,无负面残留
写完,他合上册子,放入木箱最里层。
随后,他再次取出药方,仔细端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高武,我能吞噬万物请大家收藏:(m.20xs.org)高武,我能吞噬万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