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龙涎香的暖意一丝丝渗进骨子里,暖得让人发慌。
皇帝倚在紫檀嵌玉的宝座中,指尖捻着一枚羊脂暖玉,人却像是丢了魂。
他的眼神早已穿透了窗棂,飘进了殿外那片被墨染透的暮色里。
“嬛嬛一袅楚宫腰。”
他极轻地念出这句诗,唇角无声地牵动了一下。
那抹笑意,温柔得几乎不存在,却又清晰地映着一个逝去多年的影子。
他眼前清晰浮现的,是白日殿选时,那张与亡妻纯元有七八分相像的脸。
一旁的御前总管苏培盛,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连喘气都掐着分寸,生怕惊扰了皇上这片刻的神思。
“皇后驾到。”
殿外一声通传,打破了这死寂。
皇后穿着绛紫色常服,莲步轻移,端庄地走了进来。
她像是完全没留意到殿内那份沉寂,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温婉笑容。
“臣妾给皇上道喜,今日又为后宫增添了几位好妹妹。”
皇后的声音不高不低,字字句句都透着舒心妥帖。
“听说那位济南知府沈自山的女儿,端庄稳重,颇有当年敬嫔的风范。”
她向前走了两步,停在一个既显亲近又不逾矩的距离。
这才话锋一转,声音里带着几不可察的试探。
“还有那位甄氏……臣妾远远瞧了一眼,眼,活脱脱……”
皇帝飘远的目光终于收了回来。
他看着皇后描画精致的眉眼,神色淡漠。
“皇后看错了。”
“不过是眉眼有几分相似罢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能把人冻僵的凉意,硬生生将皇后没说出口的那个名字,堵死在了喉咙里。
皇后心里咯噔一下,血液都凉了半截。
脸上的笑容却愈发恭顺。
“是,是臣妾眼拙了。”
她顺从地垂下眼。
再抬起时,那滴水不漏的笑容已经恢复如常。
“不过,能得这几分相似,也是她天大的福气。”
见皇帝没再反驳,她便把话题引向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试图夺回一丝主动。
“说起来,皇上预备给这几位新妹妹什么位份?臣妾也好让内务府早些准备册子和赏赐,免得失了规矩。”
这话既是请示,也是提醒。
后宫的规矩,向来是她这个皇后说了算。
皇帝修长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叩击。
一下。
两下。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皇后的心坎上,不重,却让她五脏六腑都跟着发紧。
过了许久,他才吐出两个字。
“贵人。”
皇后脸上的笑意出现了一瞬间的凝固,快得无人能察觉。
“皇上圣明。”
她立刻接话,声音里听不出一丝异样。
“
“只是……按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这届秀女里,满军旗的富察氏、蒙军旗的博尔济吉特氏已封了贵人。”
“这汉军旗出身的,若出了两位贵人……”
她没把话说满,只拿“规矩”二字,如同一座无形的山,轻轻压了过去。
“哦?”
皇帝眉梢一挑,眼底闪过一丝不耐,“还有一位是谁?”
“沈贵人,其父沈自山是从二品大员,家世显赫。甄氏的父亲甄远道,不过是从四品大理寺少卿,若也同封为贵人,怕是会有人不服。”
皇后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尽显六宫之主的公允周全。
“臣妾愚见,不如先封为常在。日后若她自己有本事,再晋封也不迟。”
“如此一来,既全了皇上的恩典,也堵了旁人的嘴。”
说完,她便垂首静立,等着皇帝的最终裁决。
这一次,皇帝沉默了许久。
殿内死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刺得人耳膜生疼。
就在皇后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时,皇帝忽然轻笑了一声。
那笑声很轻,却让皇后整条脊椎都窜起一股寒意。
“就依皇后,封为常在吧。”
皇后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常在。
扔进后宫里,连个水花都未必能看见的位份,翻不了天。
她刚要屈膝谢恩,皇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不过,朕想另外赐个封号。”
皇后的心,猛地又悬到了嗓子眼。
“封号是大事,”
她急切地开口,试图再次举起“规矩”这块盾牌,“不如让内务府多拟几个祥瑞的字,呈上来由皇上亲自挑选?也更合乎规矩。”
“不必。”
皇帝仿佛没听见她的话。
他转过头,一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静静地看着她,嘴角噙着笑。
“朕已经想好了。”
他顿了顿,像是在细细回味着什么,每一个字,都说得极慢,狠狠砸在皇后的心湖上,让她一阵阵生疼。
“殿选之时,她莞尔一笑的样子,很好看。”
“就封一个‘莞’字吧。”
“莞莞,莞尔一笑。”
“朕觉得,甚好。”
莞莞。
莞莞!
这两个字像两根烧红的铁针,狠狠扎进了皇后的耳朵里,烫得她四肢百骸都泛起难以忍受的痉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甄嬛传:妙青借东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