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里,地龙烧得极旺,暖意融融。
上好的金丝楠木雕花暖阁中,燃着一炉价值千金的欢宜香,那馥郁的香气仿佛能渗进人的骨头缝里,将一切都熏得酥软。
华妃就那么懒懒地斜倚在榻上,一头青丝如瀑,松松地挽着,几只赤金点翠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微微轻晃。
她纤长的手指捻起一颗晶莹剔透的荔枝,鲜红的丹蔻与雪白的荔枝肉相映,说不出的靡丽。
颂芝跪在脚踏上,正不轻不重地给她捶着腿,姿态恭敬。
“娘娘,这批新进宫的小主,可真是有意思。”颂芝低眉顺眼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轻蔑。
“哦?”华妃掀了掀眼皮,将荔枝送入口中,声音含糊不清,带着一丝倦怠。
“那个新封的夏常在,仗着家里是包衣佐领,竟敢给教引姑姑甩脸子,真是蠢得没边了。”
华.妃轻嗤一声,将荔枝核精准地吐进一旁的鎏金小盂里。
“没脑子的东西,还当是在自己家里作威作福呢。这种货色,不用我们动手,自己就能把自己作死。”
颂芝手下力道不减,嘴上却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可不是嘛。不过,奴婢听说,倒是有两个新人,不容小觑。”
一个是那个苏州织造的妹妹,孙妙青。”
“哦?”华妃终于舍得将目光从自己鲜红的蔻丹上移开,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
“听说,她得的那个‘妙’字,来路可刁钻得很。”颂芝的语气里,藏着几分看好戏的兴味。
“殿选那日,她竟当着太后和皇上的面,从袖子里掏出一包小鱼干,把太后那只谁都摸不得的雪团儿,给哄得服服帖帖。皇上一高兴,就赏了这么个封号。”
华-妃听完,先是一愣,随即“噗嗤”笑出声来。
她笑得花枝乱颤,头上的步摇都跟着发抖。
“小鱼干?”
“这是选秀女,还是街头耍猴的跑进了紫禁城?”
她拈起另一颗荔枝,眼里的轻蔑几乎要溢出来。
“小家子出身,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颂芝连忙附和:“娘娘说的是。可这野路子,偏就得了太后欢心。”
华妃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她对这种旁门左道,早已见怪不怪。
“能哄得太后高兴,也算她的本事。”
华妃用织金的护甲,轻轻刮了刮桌面。
“这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循规蹈矩的木头美人,多个会耍猴的,倒也添几分趣致。”
颂芝听出她话里的意思,知道娘娘并未将这孙妙青真正放在心上。
她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带着邀功的神秘。
“不过娘娘,奴婢听说,这位妙常在的哥哥,苏州织造孙株合,是个十足的聪明人。”
“早在殿选之前,就托人给年大将军递了帖子,送的礼单,厚得吓人。”
华妃正欲端茶的手,微微一顿。
她抬起眼,凤眸里那点懒散瞬间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了然的锐光。
原来如此。
怪不得一个从五品的织造之妹,敢在殿选上玩这么一出。
前头用小鱼干钓着太后的欢心,后头家里哥哥又搭上了自家兄长的门路。
这孙家兄妹,倒是把路铺得明明白白。
“算他识相。”
华妃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真心实意的弧度,那是一种尽在掌握的惬意。
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的棋子,总比一个自作聪明的蠢货有用。
她心情好了起来,随口问道:“说起来,今年苏州新贡的苏绣,可送来了?”
颂芝脸上立刻堆满了与有荣焉的得意。
“回娘娘,早就到了!内务府那帮奴才猴精着呢,头一等的十二匹,花样子最新鲜的,一入库就先紧着咱们翊坤宫送来了,册子都没敢先给景仁宫送去!”
她顿了顿,语气里的幸灾乐祸几乎要溢出来。
“奴婢听周宁海说,等咱们挑剩下的送到皇后娘娘那儿,皇后娘娘打开看了一眼,脸都青了,半晌才说了句‘知道了’。”
“噗嗤。”
华妃这回是真笑了出来,眼波流转,皆是毫不掩饰的快意。
“皇后母仪天下,自然要为后宫众人做表率,用些旧款,方显节俭嘛。”
她伸出纤纤玉指,点了点不远处一匹光华流转的云锦。
“颂芝,去,把那匹雨过天青色的拿来本宫瞧瞧。”
“正好做件新衣裳,过两日,也好穿着去给皇后娘娘请安。”
颂芝笑着应下,正要起身,却又想起一事,神情瞬间凝重了许多。
“可另一位,娘娘,来头就不一般了。”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
华妃终于来了点兴致,调整了一下坐姿。
“殿选那日,皇上亲口夸她‘嬛嬛一袅楚宫腰’。”
颂芝一字一顿,刻意加重了“亲口”二字。
华妃抚弄镯子的手,停住了
颂芝的头垂得更低,声音里也带上了一丝寒意。
“后来……皇上力排众议,特赐了‘莞’为封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甄嬛传:妙青借东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