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通宝背天下太平开炉大钱!
哗啦!谭国华眼前一黑,手一抖,竟将那枚价值连城的天下太平钱失手掉落在玻璃柜面上!发出了清脆但异常沉重的声响!这如同惊雷砸在他的心头!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衬衫后背!
他猛地抬起头,仿佛第一次真正“看见”眼前这个穿着破旧的少年!放大目镜后那双苍老却精光四射的眼睛,死死锁住陈云的面容!目光如炬,锐利得像是要剖开陈云的灵魂!轮廓……很陌生,但那眉宇间的沉稳、那深潭般不见底的眸子、那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对钱币如同掌上观纹般的熟悉感……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想起一个人!一个已经消失在时光长河中的影子——年轻时的金睛!
可……怎么可能?那是多少年后才会崛起的不世奇才!眼前这个少年,才多大?十八?二十?
陈云平静地承受着谭国华如同实质的目光“解剖”,脸上带着少年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等待。
“小伙子……”谭国华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着如擂鼓的心跳,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嘶哑和慎重,“你……这些天启钱,包括这枚……‘天下太平’……都要出手?” 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那枚重新被他小心翼翼捧在手心、比黄金还要珍贵无数倍的“天下太平”上。
陈云沉默了两秒,那双清澈却又深不见底的眸子看了看谭国华,又看了看柜台上的钱币。然后,在所有目光的注视下,他极其自然地伸出手,在钱堆里迅速地点了一下,抽回了四枚钱币:一枚背五、一枚背密、一枚背定十一两、以及那枚绝世孤品“天下太平”。动作快而精准,仿佛早就做好了决定。
谭国华的心瞬间如同被剜掉一块肉!痛!撕心裂肺的痛!那枚“天下太平”啊!但他的老脸终究拉不下面子强买强卖,只得强行按下如焚的肝火,强笑道:“呵呵,留点念想也好……也好。” 但声音里的失落和肉疼,藏都藏不住。
“那剩下的,您掌掌眼,开个价?”陈云将那几枚核心钱币揣好(其实是贴身收藏好了),直接问道。
谭国华重新戴上目镜,强压心神,一枚枚仔细鉴定剩下的折十钱。每看一枚,脸上的凝重就多一分。最终,他抬起头,眼中已无半点轻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严肃和尊重:
“小伙子,行家面前不说虚话。你这堆折十天启:
这枚背‘定’十一两,虽少但国内某大行还藏有一枚,品相不如你这枚。我开十万,不算亏你。
这枚背‘密’,市场罕见,但所知藏家尚有流通。算一万。
其余折十,无论光背、背府、背十、背十一两密等,品相均为极美至近未使用(XF以上),存世量虽不少,但版别齐全如此亦属难得。统一按500一枚。这有……二十枚?共一万。
至于那几枚折五,” 他指了指,“光背的,市面上偶尔能见,但多为流通品,你这几枚字口深峻,品相好!给两千一枚。但这两枚背‘五’字的……”
谭国华拿起那两枚更厚更大些的折五背“五”钱,反复摩挲边缘,观察内穿口,甚至还掂量了一下重量,眼中精芒爆闪!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激动:
“……精铸!比光背厚重得多!穿口打磨利落!这是试铸品!极可能就是《明季北略》记载的天启五年户部令陕西宝泉局试铸、未大规模发行的‘背五钱’样钱!一枚……给你五万!”
“其他的小平、折二等零散普通钱币(不包括陈云分类的珍版),无论版别,统按二十块一枚。”
他飞快心算了一下:“折十背定10万 + 折十背密1万 + 折十其余20枚 × 500=1万 + 折五光背2枚 × 2000(陈云大概这个数)=4千?抱歉,折五光背算两千一枚有点低了,刚说错,按一千五!但背五的钱才是重点!两枚背五样钱=10万 + 其他散钱数……总计约二十二万六千。加上之前的,等等我再算……”
谭国华皱着眉头拿出计算器(这年代高档店铺已普及)。
陈云却不动声色地打断了他的计算:“谭老且慢。”这个称呼让谭国华眼中再次闪过一丝惊异。陈云像是没注意到,从麻袋深处(实际是旁边预留的夹层),又拖出了一个更加沉重、用极其厚实的油布包裹着的巨大包袱!
谭国华愕然地看着那个明显装了更多东西的大包袱。
解开包袱!哗啦!
一百多串被红绳精心串联捆绑好的钱币串!如同一条巨大的、闪烁着铜锈光泽的“钱龙”,轰然出现在柜台上! 每一串都是五枚,按统一的尺寸排序(比如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帝顺序,亦或是按朝代顺序),间隔均匀,红绳的结法一模一样!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每一串的编结手法,都蕴含着一种奇特的、古朴有序的节奏感!是专业钱币商贩常用的加固手法!(暗指陈云编绳的严谨与速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请大家收藏:(m.20xs.org)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