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终有尽时。此乃丰饶种,分于众人,依我所示之法,种于各自村中旱地,可活。”
她挥手间,一小堆颗粒饱满、隐隐泛着青辉的种子出现在地上。
这是她以神力略微滋养过的普通种子,生命力更强,耐旱性稍增,虽不能再瞬间催熟,但在此地精心耕作,大概率能有所收获。
李老栓噗通一声跪倒,双手颤抖地捧起那些种子,如同捧着举世无双的珍宝:
“谨遵药师法旨!谨遵法旨!”他明白,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神迹救急,而种子,是希望!
流民们得知此事,更是感恩戴德,几乎要将云茹奉若神明。
接下来的日子,李家坳成了事实上的“圣地”。
云茹坐镇其中,每日治疗重病,分发少量“丰饶种”,并让李老栓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一些因地制宜的抗旱耕作小技巧传播出去。
一座简陋却庄严的“丰饶祠”在村民和流民自发组织下,于村中央快速建起。依旧没有神像,只在正中墙上书写了巨大的“丰饶”二字,其下略小一号的字写着“药师神位”。
祠前设一香炉,每日香火不绝,并非昂贵的线香,多是村民自采的干燥草药捆扎而成,气味清苦,却代表着最虔诚的心意。
前来求治、求种、甚至只是来朝拜沾点“福气”的人络绎不绝。
人们口口相传,将“药师”和“丰饶”之名越传越远,越传越神。
“陕北出了个真神!是丰饶之神下凡,叫药师!”
“挥手能变出粮山果海!”
“拜丰饶,得吃饱!信药师,百病消!”
消息开始传入附近的州县。
肤施县县衙,后堂。
县令周承业枯瘦的手指捏着一份胥吏报上来的文书,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上面写着治下李家坳一带流民聚集,有“妖人”以邪术蛊惑人心,聚众数千,恐生变乱。
“妖人?邪术?聚众?”周承业放下文书,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苦笑一声,
“这年月,能聚起民心的,不是土匪,就是……哎。”
他是不太信的。什么挥手生粮,指愈重病,简直是天方夜谭。
多半是哪个懂些医术、会点戏法的江湖术士,利用饥民绝望之心敛财惑众。
但……聚众数千,这可不是小事。
万一被上官知道,扣他一个“治理不力、纵容妖孽”的帽子,他这顶本就摇摇欲坠的乌纱帽,怕是真要丢了。
“父亲,何事烦忧?”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儒衫的青年端着碗薄粥走了进来,他是周承业的独子周文渊。
周承业将文书推过去,叹道:
“还能为何?流民之事。李家坳那边,出了个什么‘药师’,闹得沸沸扬扬,说是能显圣救苦。胥吏报上来,说是聚了数千人,恐为祸乱之源。”
周文渊拿起文书快速看了一遍,眼中却闪过一抹异色。他放下粥碗,沉吟道:
“父亲,此事……或许未必是妖言惑众。”
“哦?渊儿有何见解?”
“孩儿近日在城外施粥,亦听到不少流民窃窃私语,皆言药师、丰饶之事,神情狂热,不似作伪。
且都说亲眼所见,神迹非凡。若真是骗术,岂能骗过这数千双眼睛?或许……是真有奇人异士,心怀慈悲,出手救人?”
周承业嗤笑一声:
“奇人异士?这世道,真有这般人物,不去京城陛下面前显圣,跑来我这穷乡僻壤作甚?怕是所图非小!”
周文渊却道:
“父亲,如今饥民遍地,犹如干柴。若强行弹压,只怕顷刻燎原,酿成大祸。不如……让孩儿代父亲去一趟那李家坳,亲眼看看虚实。
若真是妖人,再设法驱散或擒拿不迟;若真是慈悲救苦之人,或可引为助力,安抚流民,也是父亲一桩政绩啊。”
周承业捻着胡须,思索片刻。儿子的话不无道理,眼下局势,强硬手段风险太大。
“也罢,”他最终点头,
“你便带两个机灵的老衙役,换上便服,去探一探那李家坳的虚实。切记,万万不可暴露身份,安全第一。”
“孩儿明白。”周文渊眼中露出好奇与探究的光芒,躬身退下。
他也很想亲眼看看,那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药师”,究竟是何方神圣。
与此同时,更北方,一支约莫二三十人的马队,正风尘仆仆地穿过荒原。他们衣着杂乱,却带着彪悍之气,马背上驮着抢来的些许粮袋和财物,神色警惕而疲惫。
为首一人,身材高壮,满脸风霜,眼神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他勒住马,望向南边,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
“操他娘的洪承畴,追得真紧!兄弟们折了大半,就剩这点嚼裹!”他骂骂咧咧道,“前面是李家坳?听说那边最近闹腾得厉害,出了个什么能变粮食的神婆?”
旁边一个瘦小汉子凑过来:“大哥,是有这么个说法。兄弟们饿得前胸贴后背,要不……去瞧瞧?万一真有粮食……”
他眯起眼睛,看着南边那片看似毫无生机的黄土丘陵,咧嘴露出一丝狠厉的笑容:
“神婆?变粮?哼,老子倒要看看,是真神仙,还是肥得流油的土财主装神弄鬼!走!去李家坳‘借’点粮!”
马队扬起尘土,朝着李家坳方向疾驰而去。
喜欢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