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屋的门又“吱呀”晃了晃,像是在谢她们。
后来,月牙村没搞民宿开发,却因为那间“会护着自己”的草屋出了名。有人写了篇文章发在网上,说月牙村有间草屋,会挪桌子,会泡茶,会给野狗包扎伤口,标题叫《会疼人的草屋》。
来的人没当成游客,倒有不少人带着孩子来“看稀奇”。孩子们在草屋前捡野栗子,大人们坐在石头上听张婆婆讲陈老汉的故事,说草屋怎么在雨天帮人收衣服,怎么把丢了的工具送回来,怎么用茅草给刘老五补竹篮。
有个摄影师来拍照,拍了张草屋的照片:夕阳把草屋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只趴在地上的大毛狗,影子边有个小小的、毛茸茸的轮廓,像是草屋自己的影子在跟它玩。
照片登在摄影杂志上,配的文字说:“老物件的魂,是日子养出来的。”
月牙村的人看到杂志,都笑了——他们早知道,那不是魂,是“草屋阿茅”。阿茅是孩子们给取的名,说它像茅草丛里长出来的精灵,毛茸茸的,爱管闲事,却没一点坏心眼。
阿茅会在陈老汉的忌日,把“陈记茶舍”的木牌从屋里推出来,立在门口;会在张婆婆来送米糕时,让檐角的茅草轻轻蹭她的手背;会在刘老五搬竹笋累了时,往他的水壶里偷偷添点山泉水。
就像很多年前,陈老汉还在时,它看着陈老汉在屋前种茶,在檐下晒笋干,在竹桌上写账本;看着陈老汉给路过的山民递碗热茶,给迷路的孩子指回家的路;看着陈老汉把掉在地上的野栗子捡起来,揣进兜里,说“留给明天来玩的娃”。
这天傍晚,刘老五挖完笋,往草屋门口放了两根嫩笋。他刚转身要走,听见身后“窸窸窣窣”响,回头一看,笋不见了,草屋的门槛上,摆着颗圆滚滚的野栗子,栗子上沾着点新鲜的茅草屑。
他弯腰捡起栗子,揣进兜里,笑了——这是阿茅在说“谢啦”。
风穿过竹林,吹得草屋的茅草“沙沙”响,像有人在哼陈老汉生前爱唱的采茶调。调子软软的,带着点茅草香,飘在月牙村的炊烟里,飘在集散点的茶香里,飘在孩子们追蝴蝶的笑声里,像在说:“我在呢。”
只要这草屋还立在竹林边,只要屋顶的茅草还晒着太阳,阿茅就会一直在这里。守着陈老汉的茶香味,守着月牙村的日子,守着那些藏在茅草缝里的、暖暖的小心思。
喜欢山村妖怪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村妖怪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