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透过狭小的观察窗,久久地凝视着那几匹野马,看着它们最终嘶鸣一声,转身消失在苍茫的地平线之后。她想起了乃仁台大叔慈祥而布满风霜的脸,想起了巴特尔沉默而可靠的背影,想起了那片曾经孕育了无数生命与传说的、广阔的草原。如今,这里埋葬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英雄,也埋葬了一个远古文明的最后遗迹。
草原的风,呜咽着吹过车窗,仿佛一首永恒的安魂曲。
护送小队的队长,一个脸上带着一道新鲜疤痕的硬汉,偶尔会通过内部通讯,简短地向江华汇报行程和路况。他的语气保持着军人的刻板,但江华能感觉到那刻板之下,隐藏着对这位传奇幸存者的、复杂的情绪——有敬佩,有同情,或许也有一丝面对未知的敬畏。
路途并不平静。尽管大规模的战事已经停止,但零星的冲突、匪患、乃至因辐射和恐惧而变异疯狂的生物,依旧构成着威胁。车队遭遇过两次小股土匪的试探性袭击,都被护卫小队干净利落地解决。也曾在夜间宿营时,被一群因辐射而变得异常巨大、性情狂暴的草原狼包围,最终依靠篣雷和精准射击才将其驱散。
每一次枪声响起,每一次紧急的规避机动,都牵扯着江华身上的伤口,带来一阵阵眩晕和剧痛。但她始终紧咬着牙,一声不吭,只是紧紧地抱住怀中的笔记本和存储块。那是她的铠甲,也是她的软肋。
随着车队逐渐南行,远离了蒙古草原的核心区域,战争的直接痕迹开始有所减少,但另一种压抑的气氛却逐渐浓重起来——那是幸存者们重建家园的艰难,是资源匮乏带来的紧张,是失去亲人后无法愈合的悲痛,以及对未来深深的迷茫。路过一些较大的聚居点时,能看到简陋的工事,荷枪实弹、面容疲惫的民兵,以及排着长队等待分配有限物资的人群。希望的微光确实存在,但更多地被一种沉重的、挣扎求生的现实所笼罩。
江华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她知道,她带回的真相,或许能解答一些疑问,但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震撼、恐惧,甚至……新的纷争。如何让这些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们,去理解“织网者”的悲愿、“收割者”的冰冷逻辑,以及那场发生在维度层面的、关乎文明存亡的战争?
这比她之前在“摇篮”中面对的生死考验,或许并不轻松多少。
经过十余天漫长而艰难的跋涉,车队终于驶入了一片相对稳定、戒备更加森严的山区。这里的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种不同于草原的、潮湿而冰冷的气息。道路两旁,出现了更多人工修缮的痕迹,隐蔽的哨卡和监控设备也密集起来。
他们即将抵达目的地——那个位于群山深处、承担着人类文明火种延续重任的后方核心基地。
江华透过车窗,望向外面铅灰色的天空和连绵的雪山。草原已被甩在身后,但那份沉重,那份牺牲,那份责任,早已与她融为一体,无法剥离。
她走出了草原,却走不出那曲用生命谱写的挽歌。
新的征程,将在沉默与伤痛中,悄然开始。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烬:关东寒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