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稳定如果持续加剧,会有什么后果?”联盟的一位军事代表沉声问道。
“无法精确预测。”科学家坦言,“最好的情况,只是网络背景噪声的增加,影响我们对其数据的读取和利用。中等情况,可能会在网络覆盖区域(我们怀疑其范围远超太阳系)引发局部的、小规模的空间或能量异常,类似于……弱化版的‘摇篮’内部环境。而最坏的情况……”
他顿了顿,艰难地说道:“……是可能导致部分网络结构的‘断裂’或‘梦境’内容的‘泄漏’。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亿万年前集体文明的意识碎片,如果以某种形式投射到我们的现实,会带来什么。那可能不是恶意,但其超越性本身,就足以对我们的物理规则和现实结构造成灾难性的冲击。”
这个消息,比“收割者”的残余探针更加让人心悸。他们不仅要防备外来的、冰冷的掠夺者,还要时刻警惕脚下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由远古守护者遗泽构成的“土地”,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江华在得知这两个发现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感受过“织网者”意识的浩瀚与古老,也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理解沈哲明融入网络的意义。她并不感到意外,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宿命感。危机从未真正解除,它只是换了一种更加复杂、更加隐晦的方式继续存在。
她向联盟高层提供了一条关键性的建议:加强对“织网者”网络能量波动,尤其是与沈哲明意识印记可能产生共鸣的特定频率的监控。她有一种直觉,沈哲明此刻的状态,或许是理解乃至一定程度上安抚网络不稳定的关键。
与此同时,联盟内部,关于如何应对这双重隐藏威胁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以部分军事领导人为代表的“主动清除派”,主张尽快组织力量,对柯伊伯带外围的“收割者”残余探针进行识别和清除,以绝后患。他们认为,不能让这些“眼睛”继续监视太阳系。
而以大多数科学家和部分谨慎政治家为首的“谨慎观测派”,则强烈反对贸然行动。他们认为,人类对“收割者”科技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任何攻击行为都可能触发未知的防御或反击机制,甚至可能向深空中的“收割者”主力发送更明确的定位信号。他们主张维持现状,加强监控,优先发展自身科技。
而对于“织网者”网络的不稳定,则几乎所有人都持极度谨慎的态度。这超出了人类现有的任何应对能力范畴,唯一的策略似乎只有加强监测,尝试理解,并祈祷它不要恶化。
“守护者联盟”在成立后不久,就面临着来自外部残余和内部遗产的双重、隐形的挑战。前路并非坦途,而是布满了看不见的荆棘和深不见底的陷阱。
江华靠在病床的床头,看着窗外(这间病房有一扇加固的、望向外面的模拟景观窗)模拟出的、虚假的宁静夜空。星辰点点,仿佛亘古不变。
但她知道,在那片璀璨的星光之下,隐藏着无尽的杀机与未知。
而人类,这个刚刚从灭绝边缘爬回来的文明,必须学会在刀尖上跳舞,在雷区中前行。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烬:关东寒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