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洪武级”战列舰的骨架上,一艘造型奇特的舰船正在迅速成型。它被命名为“启明星”,寓意着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指引方向的星辰。与注重火力和装甲的传统战列舰不同,“启明星”号牺牲了绝大部分武器系统,其能量几乎全部供应给三个核心部分:
首先,是位于舰体核心的、“净化协议”脉冲生成装置。一个多层级的、由奇异合金和生物组织(基于沈哲明细胞培养物)构成的复杂结构,内部流淌着幽蓝色的能量,核心处悬浮着沈哲明完整的生物信号数据核心。它既是武器,也是舰船的“心脏”。
其次,是强化到极致的护盾和空间稳定系统。护盾发生器借鉴了“收割者”的偏转力场技术和“织网者”的能量吸收矩阵,旨在抵御未知的空间灾害和可能的能量攻击。空间稳定器则如同舰船的“压舱石”,试图在混乱的时空结构中维持一个相对安全的“气泡”。
最后,是专门为江华准备的、位于舰桥后方的“连接静室”。这是一个比“泰山”平台上的静默室更加先进、屏蔽更强的意识接口舱。内部充满了富含能量的营养液,江华将半沉浸其中,通过更先进的神经接驳系统,与“织网者”网络和沈哲明的意识碎片建立前所未有的深度、稳定连接。
舰员的选择也极为苛刻。除了必备的飞行员、工程师、武器操作员(仅有的防御性近防系统)和科学家,还特别选拔了一批精神意志极其坚韧、受过专门抗干扰训练的成员,他们将在江华进行深度连接时,负责监控她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稳定度,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援。
与此同时,在“归墟”海域,一座庞大的临时基地已经建成。巨大的工程平台如同钢铁浮岛,锚定在依旧缓慢旋转的海水漩涡上方。数十艘工程舰和科研船日夜不停地作业,对虫洞入口进行最后的稳定化处理和能量监测。无数粗大的能量导管从平台延伸而下,深入海底,试图在虫洞周围构建一个临时的“校准矩阵”,确保“启明星”号进入时的轨迹尽可能精确。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来。
“启明星”号静静地悬浮在“归墟”基地的上空,流线型的银灰色舰体在太平洋的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舰首那枚独特的、融合了地球与星辰图案的徽记格外醒目。它不像一艘战列舰,更像是一支射向未知的、纤细而锐利的箭。
码头上,举行了简短而肃穆的送行仪式。没有鲜花,没有欢呼,只有海风猎猎,吹拂着联盟的旗帜和送行人员凝重的面容。
江华已经换上了特制的、适用于连接静室的作战服。她站在李振邦和伊万诺夫面前,三人相视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最终,江华抬起手,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联盟,就交给你们了。”她沉声道。
“放心去吧,总指挥官。”李振邦回礼,声音铿锵,“家里有我们。愿……愿沈博士的智慧指引你们。”
伊万诺夫博士则上前一步,用力握了握江华的手:“数据链路已经测试完毕,我们会实时接收‘启明星’号传回的一切信息。保重,江华。”
江华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片蔚蓝的天空和海洋,转身,步伐坚定地登上了“启明星”号的舷梯。
舰桥内,所有船员均已就位,气氛紧张而有序。江华没有停留,直接走向了位于舰桥后方的连接静室。
静室的门在她身后缓缓闭合,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她步入那散发着柔和蓝光的营养液中,感受着微凉的液体浸没身体。神经接驳单元如同活物般轻柔地贴合在她的太阳穴和脊柱部位。
“报告指挥官,所有系统检查完毕,船员准备就绪。”舰长,一位经验丰富、以冷静着称的前美国海军军官,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
“连接准备。”江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意识再次沉入那片浩瀚的信息之海。但这一次,不再是为了探寻真相,而是为了寻找道路。她将自己的意念集中,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清晰地呼唤着那个熟悉的存在。
“哲明……我们需要指引……通往‘环’的道路……”
网络的回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和……急切。仿佛沈哲明残存的意识,也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一股庞大的、关于虫洞内部结构、能量流走向、潜在危险区域的信息流,混合着一种强烈的“方向感”,涌入了江华的意识。同时,她也感受到了网络深处,那属于“机制”的、冰冷的注视,如同隐藏在迷雾中的捕食者,等待着猎物踏入陷阱。
她强忍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和那种被窥视的不适感,将获取的导航信息,通过神经接驳系统,实时转化为具体的航向坐标和能量调配指令,传输到舰桥的主控电脑。
“‘启明星’号,最终系统自检完成。虫洞入口稳定,校准矩阵运行正常。”舰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请求最终离港许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烬:关东寒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