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时辰后。
白浊县。
城门口,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车上,加上赶车的车夫,一共五人。
孔琳望着近在咫尺的城门口,笑着对坐左手边的男人道:“大叔,白浊县到了哦。”
孙美丽也跟来了,就坐在他的身边。
张枫楚闻言,拉开前面的车帘子,也往外面看了眼,只见眼前的门楼之上,刻有“白浊”二字。
这就是距离山海城六十里外的白浊县了。
再看看城门之外,有很多衣衫褴褛,身体虚弱,面无血色,两眼无神,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聚集在这里。
不用怀疑,这些人的身份,正是从别处逃饥荒而来的流民。
因为没有当地户籍,没有路引,而不得进城。
在古代,出门百里之外,就需要路引。
没有路引,不得出城与进城。
被官差查到,看到,没有路引者,会被杖责、审问、关押、严重者当卧底、流寇、叛军等人抓起来。
没户籍的,就是黑户。
流民,虽然有户籍,但不在本地,到了异地它乡,放不放行,以本城官府说了算。
如果流民数量过多,或有瘟疫流行,考虑到城内居民安定等因素,不给予通关与进城,那就无法进出城。
要过道,只得绕着而行走小道。
像行走江湖的江湖浪子、侠客等,要进出城门,一是办了路引。
没有路引,只能绕道而行走小路。
既没路引,也没小道或不想绕着而行,只能找漏洞。
花钱买路,伪装等办法混水摸鱼等……
但流民数量庞大,既没吃,又没穿,还没钱财,过于显眼,想伪装也没有这个能力。
只能聚集在此,进不去,也出不了城,等特时机或另谋出路。
城里有救济还好,可以靠着施粥,能活一天是一天,不饿死就行。
没有施粥,那聚集在此,也不是长久之计。
首先一个是粮食,不吃东西,就过不了这一关。
根据数据来看,人不喝水,只能活三到五天左右。
不吃饭,能活十天半个月或一个月到两个月之内,但要喝水来维持生命。
饿十天半个月,基本上没有力气,只能躺着了。
横竖都是一样的,不是渴死,就是饿死。
张枫楚看着这些流民,心中一喜,等一下回去,通通可以带走回山海城。
也算是他此来的目的。
现在,正是他招兵买马的时候,而这些流民,正是最佳的人选。
人越多,建设山海城的人手也就有了。
孔媚姐妹是白浊县的人,有户籍在城中,门卒自然不会拦,马车成功进入城中。
更何况,张枫楚也自带路引,要进进出出也不是问题。
白浊县,比山海城要大不少,所以城中街道也要宽的多。
下一刻。
马车来到一座宅院前的大门口。
门子见到姐妹仨,马上上前嘘寒问暖,问她们失踪这些天去哪了。
又进门去通知家主。
张枫楚和孙美丽也跟着一起下了马车,向宅院内而去。
稍后,孔媚的父母就出门查看,姐妹仨就和父母说了一下自己的遭遇,是被白头山的土匪抓了去。
又把张枫楚介绍给父母,说了他在土匪窝中的所作所为,救了她们几个出来。
孔媚父母非常感谢,热情款待,准备丰盛的晚餐,留他过宿。
张枫楚没有拒绝,反正今天晚上,也没打算回去。
在孔家吃完晚饭,张枫楚一个人溜出孔家,来到城中闲逛。
古代的小县城,并不像现代那样的灯红酒绿,天一黑,就不怎么热闹。
很多店铺,天一黑就关门休业。
只有一些客栈,卖酒的酒铺还在营业。
咚~咚~咚~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突然,张枫楚见到前面的街角有两人从前面走来。
两个男人,一人拿挷,一人拿锣,一边敲锣,一人喊着暗号。
寻思,这应该就是古代的“打更人”,又名更夫或“守夜人”。
从傍晚酉时六点关城门,一更戌时开始,也就是晚上七点之前更夫就要上班打更,一直到五更寅时,也就是凌晨五点下班。
一个时辰敲锣、喊暗号一次,一天晚上五次。
古代的晚上,还有;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的说法。
打更人一更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二更“关门关窗,防盗防偷”。三更“平安无事”。四更“天寒地冻”。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这些口诀,主要是提示人们睡前注意防火、注意防偷盗、安全、注意保暖、不要熬夜。
张枫楚与两个更夫擦肩而过,互相对望了眼。
作为一个现代人,自己与古代的更夫面对面相见,亲身经历,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回头一看,两个更夫继续敲锣,喊暗号,渐渐走远,在街角拐弯远去。
锣声与喊声,也渐渐消失在他的耳边。
张枫楚在街道之中呆立了会儿,才转身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