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热得人喘不过气,楚知夏攥着密报在凉亭里直转圈,后背的衣服都被汗黏在了身上。
礼部那群老古板在皇上跟前没占着便宜,居然又跑到太后面前告黑状使坏,说女子学堂是“歪门邪道”,把太后也说动了心思。
楚知夏正发愁呢,冷不丁“砰”地一声,一个小不点儿抱着布老虎冲出来,差点把她撞个跟头。
“知夏姐姐!”宁安公主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发间的小珍珠晃得人眼花,“听说你们学堂能学变戏法?”
楚知夏蹲下来给孩子擦汗,随口逗她:“那可不,还能知道月亮为啥总跟着人跑,比在宫里玩捉迷藏有意思多啦!”
本来就是句玩笑话,没想到小公主眼睛瞪得溜圆,拽着她袖子不撒手。
当天晚上,坤宁宫里飘着桂花糕的甜香。
太后歪在软榻上,看孙女举着毛笔在纸上乱涂:“皇祖母快看!我写的字!”说是字,倒更像蚯蚓在爬,小手还蹭得墨黑。
太后刚要夸,突然瞅见孩子袖口的蓝墨水:“这颜色咋跟平时不一样?”
小公主立马来了精神,扑到太后怀里蹭:“这是知夏姐姐学堂里的洋墨水!她们还学算洋人的账,念洋人的诗!我也要去读书!别的姐姐都学新玩意儿,我要是落下了,以后可咋跟她们显摆呀!”
说着还晃了晃太后的胳膊,珍珠坠子叮当作响。
太后先是一怔,接着笑得直拍大腿:“你这小精豆子,鬼主意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楚知夏,“听说外头吵得厉害?那些老骨头还跑到我这儿哭丧着脸告状。”
楚知夏福了福身,语气跟唠家常似的:“皇祖母您想啊,咱安安这么聪明,要是从小多读点书,以后保准比皇子们还有出息。再说了,女子哪能总被规矩捆着手脚?多学点本事,将来也能帮衬家里、帮衬朝廷不是?”
太后转着手里的佛珠,突然问:“这洋墨水真比咱们的好使?”
这话题转得太突然,楚知夏愣了半秒,赶紧摸出袖袋里的小瓶子:“可不嘛,写起来顺溜,颜色还鲜亮,半个月都不带褪色的。”
宁安公主趁机凑过去:“皇祖母,我要用这个写作业!让先生夸我是最厉害的学生!”
“行行行,既然我们安安想去,明儿就送你去!不过得答应我,不准欺负同学啊!”
太后点了点孙女的鼻尖,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成了朵花。
这消息传得比长了翅膀还快。
第二天早朝,礼部尚书还想弹劾,刚张开嘴就被皇帝怼了回去:“连宁安都要去学堂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谁再啰嗦小心板子伺候!”老家伙憋得脸比猪肝还红,只能灰溜溜退下。
三天后的晌午,楚知夏正给学生们讲“人人都该平等”,就听见外头“轰隆轰隆”一阵响。
抬头一瞧,好家伙,宁安公主戴着顶大遮阳帽,怀里抱着比她人还高的书本,后头跟着俩嬷嬷,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姐姐们好!”小公主一点不怯场,有模有样行了个礼,“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同学啦!”
说完还冲楚知夏眨眨眼,“老师,快教我用洋墨水!我要写得比御膳房的糖葫芦还好看!”
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紧接着炸开了锅。
几个胆大的姑娘围上去,这个摸摸公主的发饰,那个问问宫里的新鲜事儿。
宁安公主把书本往桌上一放,那书本太高,差点把她带得打了个趔趄,逗得姑娘们直笑。
她倒不害臊,扒着桌子仰起脸:“你们别笑,等我学会了算术,就能算清御膳房每天要蒸多少个包子,比太监管得还明白!”
楚知夏刚要说话,坐在前排的林婉儿举了举手:“公主,我们昨天学了人人生而平等,先生说不管是公主还是百姓,在学堂里都是同学,您要是写错字,也得罚抄呢。”
宁安公主眼睛一亮,拍着小手:“这个好!在宫里写错字,太监总管总说‘公主还小’,没劲!我就想让先生正经罚我,显得我跟大家一样!”
楚知夏心里熨帖得很,这小丫头虽然金枝玉叶,倒没什么娇气劲儿。
她笑着拿起洋墨水瓶:“那咱们先学磨墨。这洋墨水不用研,拧开就能写,但有个规矩——握笔要稳,落笔要正,就像做人一样,得端端正正。”
“做人?”宁安公主歪着头,小眉头皱成个疙瘩,“太监说我是金枝玉叶,做人跟别人不一样。”
旁边的苏小梅凑过来,手里还捏着半截铅笔——那是楚知夏用竹片削的简易版:“先生说啦,不一样的是身份,一样的是心思。我娘是绣娘,您皇祖母是太后,可我娘盼我学好,跟您皇祖母盼您学好,不是一个道理吗?”
宁安公主想了想,突然拍桌子:“对哦!上次我摔了跤,奶娘急得掉眼泪;你娘看你手冻了,缝了手套。这不都是心疼人吗?”
姑娘们听得直点头,楚知夏趁机说:“所以啊,咱们在学堂里,不讲谁的家世,只讲谁学得认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