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密道,便是一片茂密的竹林,雨后的竹子带着清新的水汽,竹叶上的水珠滴落下来,砸在青石小径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林砚秋、苏晚和沈惊鸿沿着小径往前走,沈惊鸿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依旧走在最前面,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按照老仆的说法,往南走就能到落霞谷,可这竹林一眼望不到头,我们该怎么走?”苏晚望着前方密密麻麻的竹子,有些担忧地说。
林砚秋摸了摸怀里的血玉令,忽然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暖意,她顺着暖意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竹林里,有一片枫叶正从竹缝中探出来,红色的枫叶在翠绿的竹林里格外显眼。她心中一动,快步走过去,发现那枫叶是从一棵小枫树上掉下来的,而小枫树的树干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林”字。
“你们看这里!”林砚秋招呼苏晚和沈惊鸿过来,“这树干上有我林家的标记,说不定是先祖留下的引路记号。”
沈惊鸿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个“林”字,又摸了摸树干的年轮:“这棵树至少有二十年了,应该是当年有人特意种在这里的。我们顺着有枫叶的方向走,说不定就能找到落霞谷。”
三人沿着有枫叶的方向前行,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竹林渐渐稀疏起来,前方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山谷,山谷里种满了枫树,此时虽未到深秋,枫叶却已经红了大半,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燃烧的火海,“落霞谷”三个字,果然名不虚传。
谷口有一间小小的木屋,木屋前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穿着粗布衣衫,手里拿着一把竹编的扇子,正坐在石凳上闭目养神,旁边的石桌上放着一壶热茶,茶香袅袅,与谷中的枫香混在一起,格外怡人。
“请问老人家,这里可是落霞谷?”林砚秋走上前,恭敬地问道。
老人缓缓睁开眼睛,那双眼睛浑浊却有神,他看了看林砚秋,又看了看苏晚和沈惊鸿,目光在林砚秋的衣襟处停留了片刻,才开口说道:“你们是来找血玉令的吧?”
林砚秋心中一惊,没想到老人一开口就提到了血玉令。她点了点头,从衣襟里掏出血玉令,递到老人面前:“老人家,我们是为了太傅案的真相而来,还请您告知我们,这血玉令和落霞谷,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老人接过血玉令,轻轻摩挲着上面的云纹,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悲伤,有愤怒,还有一丝欣慰:“二十年了,终于有林家的后人来了。姑娘,你可知这血玉令的来历?”
林砚秋摇了摇头:“还请老人家赐教。”
“这血玉令,是前朝太傅亲手打造的,一共两枚,一枚给了他的长子,另一枚给了你的祖父,林靖远大人。”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在诉说一段尘封的往事,“二十年前,太傅遭人陷害,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满门抄斩,你祖父是主审官之一,他知道太傅是被冤枉的,却无力回天,只能暗中将太傅的幼子和一些忠良之后救了出来,藏在了这落霞谷里。”
“什么?”林砚秋震惊地看着老人,“我祖父他……他不是帮凶,而是在救人?”
老人点了点头,叹了口气:“你祖父也是身不由己。当年陷害太傅的是当今陛下的舅舅,丞相李嵩。李嵩忌惮太傅的威望,怕他阻碍自己的夺权之路,便伪造了通敌的证据,买通了朝中的官员,连陛下都被蒙在鼓里。你祖父若是不按李嵩的意思判案,不仅救不了太傅,还会连累林家满门。他只能表面上附和李嵩,暗地里却用自己的势力保护忠良之后。”
苏晚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这么说,竹轩先生说的‘忠魂泣血’,就是指太傅和那些被冤杀的忠良?”
“正是。”老人将血玉令还给林砚秋,“竹轩先生是太傅的门生,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收集李嵩的罪证,想为太傅翻案。他找到你,是因为只有林家的后人,才能用血玉令打开忠魂陵的大门。”
“忠魂陵?”沈惊鸿疑惑地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忠魂陵在落霞谷的深处,是你祖父当年为太傅和那些忠良修建的陵墓,里面不仅葬着他们的骨灰,还藏着李嵩通敌叛国的证据,以及一枚兵符。”老人站起身,指了指谷中最深的那片枫树林,“那片枫树林后面,就是忠魂陵的入口。不过,要打开入口,必须用林家后人的血,配合血玉令才行。”
林砚秋握着血玉令的手微微颤抖,她终于明白了祖父临终前的话,“守住本心,莫查旧事”,不是因为祖父是帮凶,而是因为他知道,一旦旧事重提,林家会面临灭顶之灾。可如今,她已经没有退路了,为了祖父的清白,为了那些冤死的忠良,她必须打开忠魂陵,拿出证据,让李嵩受到应有的惩罚。
“老人家,我愿意打开忠魂陵。”林砚秋坚定地说,“只是,玄铁卫已经盯上我们了,他们肯定不会让我们顺利拿到证据的。”
老人微微一笑:“姑娘放心,落霞谷有先祖设下的阵法,外人进来容易,出去难。玄铁卫若是敢闯进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李嵩老奸巨猾,说不定会派更多的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间研究所:错位的记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时间研究所:错位的记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