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房虽闭着双眼,却仿佛能看透一切。
她缓缓抬手,摸索着向前:“彻儿,祖母听说了。你在为难自己的儿子?”
刘彻浑身发抖,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所作所为:“祖母,孙儿...”
窦漪房叹息一声,声音慈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小时候,祖母是怎么教你的?”
“为君者,当明辨忠奸。”
“为父者,当庇护子孙。”
她顿了顿,语气忽然悲伤:“可你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
也许祖母曾经跟自己政见不合,也许祖母有多般不是,但终究是疼爱自己的祖母。
武帝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祖母,孙儿错了。孙儿错了啊!”
他嚎啕大哭,多年的刚愎、猜忌、暴戾,在这一刻彻底土崩瓦解。
刘据呆立原地,泪流满面。
不用猜,这肯定又是仙师的手笔。
而卫青默默退到一旁,他只是臣子,看见皇帝下跪终究有些不妥。
何健旺站在帐外,感受着帐内发生的一切,轻声道:“雄才伟略的雄主武帝,终究也是个会想祖母的老人啊。”
见皇帝已经悔悟,太皇太后欣慰的点点头,她转身看了一下刘据,“好孩子,大汉交给你,老祖宗放心呐。”
说着身影开始消散。
“祖母,别走,孙儿知错了。”
窦漪房苍老的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顶,温声道:“彻儿,你从小就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这些年,被太多人蒙蔽了双眼。”
她的身影愈发透明,声音却愈发清晰:“记住,为君者,当有容人之量。为父者,更该护犊情深。”
最后一点荧光消散前,她望向帐外何健旺的方向,微微颔首。
“多谢!”
随着太皇太后离去,武帝直接哭晕在了地上。
“父皇??!”刘据见状,焦急的上前抱住武帝,轻声呼唤。
没过多时,武帝再次悠悠转醒,他看着眼前这个最像自己的嫡长子,突然哭了:“据儿,苦了你了,是父皇的错啊!”
太子听到武帝亲口道歉,终于也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起来。
就这样,本该在历史上死去的刘据,在何健旺的搞事下,跟自己的父亲握手言和,这场巨大的动荡,也彻底画上了句号。
翌日黎明,武帝下诏:
“太子刘据无罪,即刻监国。江充余党尽诛,绣衣使者解散,所有被诬陷入狱者,全部无罪释放。传假诏的使者王弼,车裂。钩弋夫人进谗言,赐白绫!”
未央宫前,刘彻亲手为儿子戴上太子冠冕。
“据儿,父皇...对不住你。”
短短一句话,老皇帝泪如雨下。
刘据重重叩首,哽咽不能言。
这天夜晚,长安城楼上,卫青找到了在这里躺着吹风的何健旺。
“何仙师。”他抱拳一笑,“大汉已安,青,该回去了。”
何健旺有些诧异:“大将军何出此言?”
卫青望向未央宫的方向,目光温柔:“我已留下书信,如今阿姐安好,太子无恙,青,无憾了。”
何健旺沉默一小会,然后点头,他尊重这个历史名将的选择,于是用手指凝聚出一个光辉。
“既如此,大将军一路走好。”
光辉散尽的刹那,漫天星河垂落一道光柱。卫青的身影在光芒中渐渐消散,最后化作点点荧光,洒向长安万家灯火。
何健旺独自站在城头,感受着无良仙人奖励的澎湃仙力涌进身体。
片刻之后,何健旺满意的观察本次获得仙力,思索着如今长安城恢复太平,太子刘据正式监国,汉武帝刘彻虽仍居帝位,却已放权休养,朝野上下焕然一新。
街上的百姓也开始重新笑容洋溢,此间事了,是该回去了。
“无良仙人,带我回归贞观十一年。”
白光闪过,何健旺在一群兵丁的惊讶下消失不见。
论功行赏之日,未央宫大殿内群臣齐聚,太子刘据亲自拟定封赏名单,可当念到首功之人时。
“何健旺,何仙师何在?”
殿内鸦雀无声。
卫皇后微微蹙眉,轻声道:“昨日还有兵卒见他立于城头,今日却不见踪影。”
刘据立刻派禁军全城搜寻,最终只在何健旺曾住过的客栈内找到一方竹简,上书:
「太子贤德,大汉当兴。」
「汝孙病己,可旺三代。」
「有缘再见,珍重。」
刘据捧着竹简,怔然良久,最终深深一拜:“何仙师,真乃天人也。”
卫皇后亦感慨万千:“若非仙人下凡,我母子早已命丧黄泉,大汉江山亦将倾覆。”
从此,长安城中多了一段传说——有仙人临世,扶危济困,事了拂衣,飘然而去。
(后面开始进入唐朝种田偏慢节奏了,喜欢看搞事的,可以养一养再看,20章左右,预告一下主角要去明朝和朱老四斗智斗勇了)
喜欢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