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京城里。
晨钟初歇,朱棣着一袭龙袍,未戴翼善冠,只以乌纱束发,负手立于殿前丹陛。阶下,几个朝廷重臣皆在一旁待命。
朱棣展开奏疏,目光扫过,忽冷笑一声:“黄泽这厮,写个倭寇案子跟唱戏本似的——‘歹徒口呼倭语’?‘墙上涂鸦倭文’?”
他扬手将奏疏掷于金忠面前,“俺问你,倭寇上岸抢掠,可曾留过活口?”
金忠拾起奏疏,细阅后蹙眉:“陛下,倭患历来凶残,屠村焚舟乃是常例。此番赵家庄仅失财物而无人命,确乎蹊跷。”
朱棣踱至殿侧“寰宇全图”前,指尖重重点在福建沿海:“洪武年间,倭寇最远不过犯松江。如今竟能深入福州百里?”忽转身喝道,“纪纲!”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从阴影中疾步出列:“臣在。”
朱棣眯眼:“北镇抚司在福建的耳目是吃干饭的?倭寇都摸到眼皮底下了,竟无半点风声?”
纪纲额角渗汗:“回陛下,福建千户所上月密报,倭船仅在琉球一带游弋,并未近岸。此事...臣疑有人假扮倭寇行事。”
朱棣骤然攥紧腰间玉带,声如寒铁:“假扮?好大的狗胆!”
他忽又嗤笑,“传旨:令福建都指挥使司彻查,再派御史暗访赵家庄——俺倒要瞧瞧,是倭寇长了菩萨心肠,还是有人装神弄鬼!”
众臣凛然称是。
等众臣告退,朱棣挥退左右,独留纪纲。
他撕开黄泽奏疏的火漆附页,一张皱巴巴的“倭寇涂鸦”摹本赫然在目,歪扭的“大倭国万岁”五字旁,还画着个戴斗笠的骷髅。
“你锦衣卫的暗桩,可曾听过倭寇留字示威的规矩?”朱棣以指甲刮过纸面墨迹。
纪纲低声道:“倭人劫掠向来速战速决,此番作派,倒似刻意为之。另有密报称,福州坊间突传‘倭国金山’谣言,连孩童都会唱‘赵老爷吞倭银’的俚曲。”
朱棣突然拍案大笑:“好一招祸水东引!”
笑声骤收,眸中杀意迸现,“查!给俺挖出这伙‘假倭’的根脚。若与福建官绅有关...”玉带扣重重磕在案上,“诛九族。”
纪纲领命欲退,朱棣却又唤住他:“慢着。告诉福建的人,若遇真倭,按老规矩办;若是假倭。活捉首领,俺要亲审。”
待纪纲退下,朱棣忽然抬头自问,“倭国难道真有金银山?”
...
一日后寅时三刻,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一骑快马踏碎晨雾冲入城门。驿卒背插赤旗,嘶声高喊:八百里加急!圣旨到——
黄泽正伏案小憩,闻声惊得打翻茶盏。滚烫的茶水泼在绯红官袍上,他却顾不得擦拭,踉跄着奔向院中。
师爷连滚带爬地撞开仪门:大人!天使已过南门!
快!击鼓聚官!黄泽扯着嘶哑的嗓子吼道,备香案!开中门!
急促的鼓声如惊雷炸响,沉睡的福州城瞬间沸腾。按察使周新连官帽都来不及戴,抓着乌纱就往衙门狂奔;都指挥使陈昭更狼狈,铠甲半披着,露出里头皱巴巴的中衣。
衙门正堂,香案尚未摆妥,钦差锦衣卫千户已踏入门槛。
福建三司接旨——
哗啦啦跪倒一片。黄泽额头抵着青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闻倭寇竟能深入腹地百里,如入无人之境!福建都司是摆设?布政使是泥塑?按察使是瞎子?
跪在最前排的陈昭浑身一抖,铠甲哗啦作响。周新官袍下摆已洇出深色水痕——竟是吓尿了。
着即调福州左卫进驻长乐,中卫控扼闽江口,右卫沿官道设卡!都指挥使陈昭亲赴沿海彻查防务,再有疏漏,提头来见!布政使黄泽协查赵氏通倭案,敢包庇半分,诛九族!
钦差突然加重语气:陛下口谕——满堂官员慌忙又磕三个响头,若遇真倭,按老规矩办;若是假倭。活捉首领,俺要亲审。
最后这句轻飘飘的话,让黄泽眼前发黑。待钦差离去,他瘫坐在地,发现后背官服已湿透,凉飕飕贴着脊梁骨。
整个福建在此刻快速运转起来...
福州左卫的调动比何健旺预想的还要快。
第二天傍晚,陈二蛋就气喘吁吁地跑回渔村报告:仙师,官道上尘土飞扬,全是穿铠甲的官兵!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终于开始了。”他低声自语。
“仙师,您真要亲自去?”一旁的王三刀有些担忧,他是少数知道何健旺计划的人“军营戒备森严,万一。”
“放心。”何健旺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可是仙人,区区军营还难不倒我。”
王三刀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仙师务必小心!”
何健旺不再多言,掐了个隐身诀,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王三刀揉了揉眼睛,四下张望,却连一丝痕迹都没找到,不由得啧啧称奇:“不愧是仙师!”
何健旺沿着官道疾行,很快追上了一支正在行军的队伍。这支队伍约莫千人,铠甲鲜明,旗帜上绣着“福州左卫”几个大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