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凑近些,再次开口:“陛下请想,如今京师兵马虽众,然久疏战阵,能否在万一之时,护得陛下周全冲出重围,尚未可知。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久在西北,屡经战阵,麾下西军乃天下精锐,骁勇善战,最是可靠!”
赵桓眼睛一亮,他听过种师道的名头,是能打的将军!
李纲继续“画饼”:“若陛下能密诏种师道,令其速率一支精锐轻骑,星夜兼程入卫京师。其军不必多,但求其精!
如此,一则可大大增强京师防务,震慑金人,使其在和议时不敢过于放肆;二则...二则万一,臣是说万一和议破裂,金人翻脸,有老种相公这支百战精锐在,护佑陛下圣驾突围南狩,必能确保陛下安然无恙!此乃万全之策也!”
这番话,简直句句说到了赵桓的心尖上!
增强防务=保护我!
精锐骑兵=跑路时更安全!
万全之策=我能活命!
至于调兵进来会不会刺激金人?会不会消耗粮草?这些根本不在他考虑范围内!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靖康梦”里被俘虏的惨状,只要能增加他安全跑路的几率,什么都行!
“好!好!爱卿此计甚妙!万全之策!确是万全之策!”赵桓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脸上也终于有了一丝血色,
“朕即刻便下密旨!不!朕亲自写!爱卿务必选派绝对可靠之人,火速送往种师道处!令他速速带兵前来...来...来护驾!”
他甚至已经想象到被精锐西军簇拥着,安全逃离汴京的美好场景了。
“臣,遵旨!定不辱命!”李纲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和一丝荒谬感,躬身领命。
当李纲拿着钦宗亲手书写的、语气急迫近乎哀求的调兵密旨走出大殿时,外面的投降派官员隐约听到些风声,觉得有些奇怪。
这李纲怎么突然这么热心调兵进京?还是调种师道那老倔头的兵?他想干嘛?
但转念一想,李纲最近的表现“可圈可点”,处处以“陛下安危”和“议和”为重,甚至主动支持议和。
这次调兵,听说是为了“增强防务,以备万一,保护圣驾”,似乎...也说得通?毕竟陛下自己也吓破了胆,想多点保镖护着跑路,很正常嘛。
只要不是主张主动出击招惹金人,只是被动防御和准备跑路,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花的不是他们的钱,调的不是他们的兵。
于是,这些投降派们虽然觉得有点别扭,却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嘟囔了几句“莫要惊扰金人”、“耗费粮饷”之类不痛不痒的话,见皇帝和李纲都态度“坚决”,也就懒得再深究,继续忙活他们的“议和大业”去了。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只要官家不想打,只要最终目标是求和,过程稍微曲折一点,多点“保障”,也无所谓。毕竟,他们也没那个胆子造反逼宫。
就这样,在宋钦宗“保命第一”的思维和李纲“曲线救国”的操作下,调种师道西军精锐入京的密令,被以最快的速度,由绝对忠诚可靠的渠道,送出了汴京城,朝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喜欢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