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堂的穹顶被全息投影染成深邃的星海,地球与伊瑟尔星的立体影像悬浮在会场中央,淡蓝色的场域波纹如同呼吸般同步起伏,每一次律动都在大理石地面投下细碎的光纹。林远舟站在发言台后,指尖的黑石微微发烫,能量顺着他的掌心蔓延至全身——这是两个文明场域共振的温度,也是他等待了五年的时刻。
“……所以我们提议,将新秩序联盟所有军事研发基地,全部改造为星际探索中心。”林远舟的声音透过场力扩音器传遍会场,落在台下三百多个国家代表的耳中,“月球背面的恒星湮灭炮遗址,将改建为‘空间物理实验室’,用张详前先生‘宇宙由空间构成’的理论,研究场力与空间运动的深层关联。”
话音刚落,会场右侧突然响起一阵骚动。新秩序联盟残余成员国的代表们交头接耳,坐在首排的俄罗斯代表伊万诺夫皱着眉站起身,手指敲击着桌面:“林先生,您的提议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们凭什么相信星溯者不会反悔?三个月前,他们的激进派还在月球部署了场力抑制器,试图封锁地球的空间通道!”
他的话引发了一片附和,巴西代表紧跟着起身:“没错!而且我们的军事技术转化需要时间,要是在此期间暗星组织卷土重来,谁来负责?上周里约热内卢的场力银行抢劫案,他们用的还是从新秩序联盟流失的空间折叠技术!”
林远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手调整了全息投影的参数。地球影像上突然亮起十几个红点,每个红点都对应着一座正在运转的工厂:“各位请看,这些是星溯者协助建造的‘场力武器拆解厂’,采用的是伊瑟尔星的‘量子重构技术’——按照张详前‘物质是空间运动的产物’理论,这些工厂能将武器的金属部件直接转化为建筑材料,转化率达到98%。目前,暗星组织的主要武器供应商已经被捣毁,其核心成员正在接受星际法庭的审判。”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至于星溯者的信誉,瑟兰教授此刻正在伊瑟尔星的议会大厦,通过实时通讯向全宇宙直播——他们已经销毁了所有针对地球的场力武器,并且将‘文明净化计划’的相关文件全部公开。”
话音未落,会场后方的大门突然被推开。苏晚晴快步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她手里拿着一个银色的数据盘,走到林远舟身边低声说:“瑟兰教授传来消息,星溯者议会全票通过了《星际场域永久和平协议》,并且愿意将‘空间记忆追踪技术’共享给国际场域监管组织——以后任何文明的场力波动异常,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察觉。”
伊万诺夫的脸色缓和了些,但仍带着疑虑:“就算如此,技术共享也需要监管机制。天元集团之前垄断场力专利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宣布的。”林远舟接过数据盘,插入发言台的接口。全息投影上出现了一份复杂的协议文本,“《全球场力技术共享协议》中明确规定,所有核心技术参数将存储在‘分布式场域数据库’中——这个数据库由地球和伊瑟尔星的科学家共同管理,任何国家或企业要使用技术,都必须经过监管组织的审核,且应用范围仅限民用与星际探索。”
他看向陈宇,后者立刻起身展示了一个小型设备:“这是‘场力追踪器’,内置了黑石的空间记忆芯片。按照张详前‘空间具有记忆性’的猜想,这个设备能记录任何场力技术的使用轨迹,一旦发现用于军事目的,会立刻触发全球场域警报。目前,所有参与技术转化的企业负责人,都已经佩戴了追踪器。”
陈宇的话刚说完,会场左侧突然传来一阵掌声。守护者同盟改组后的国际场域监管组织主席——原中国航天局局长张明远站起身:“我可以作证。上周我们对北京、纽约、伦敦的三家场力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没有发现任何违规使用技术的情况。其中北京的那家企业,已经用转化后的技术研发出了‘场力生态舱’,能在沙漠中模拟热带雨林的气候环境,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他的发言让会场的气氛逐渐缓和,伊万诺夫沉思片刻后坐下,巴西代表也点了点头:“如果监管机制真的能落实,我们愿意签署协议。但我们需要星溯者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空间运输方面——亚马逊雨林的生态修复工程,需要大量的设备和物资。”
“这一点已经有解决方案了。”苏晚晴上前一步,调出全息投影中的另一个文件,“星溯者将向地球提供十艘‘星弦级’货运飞船,采用的是‘曲率场驱动技术’——根据混元场论和张详前的统一场论推导,这种飞船的速度能达到光速的1.5倍,从地球到火星只需要三个小时。首批飞船将在一个月后抵达地球,负责运输生态修复设备。”
会场内的讨论声逐渐变成了赞叹,南非代表兴奋地起身:“那我们的月球基地建设计划,是不是可以提前启动了?之前因为场力能源不足,基地的氧气循环系统一直不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海启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星海启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